返回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第1/4页)  万里河山别样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

    在这份报告中,杉山元等人认为,不管是去年的与驻蒙兵团作战,还是这次与方面军重兵作战,人民军在晋北都止步于阳高一带,在绥东则止步于察绥边界的东洋河一线,且都是在其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据此,杉山元等人有理由认定,人民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基于某种原因,是不太可能继续东进的。其中原因,大致应该有三个方面:

    一是平津、河北及张家口以东的察哈尔地区为方面军重兵布防的中心区域,又有铁路、海路与东北的关东军相通,人民军若劳师远征,将遭到两个方面军的攻击,就连其具有优势的空中力量也会因作战距离上的原因大打折扣。

    二是新疆、蒙西、绥远、宁夏等地,或与苏联接壤,或与外蒙相邻,而民众党又因历史原因对苏联、外蒙极为敌视,人民军要分兵顾及苏蒙军可能对西北发动的攻击。此外,山南还有英国人同人民军处于敌对状态。这一切,决定了人民军无法全力与华北方面军作战,部署在晋北、绥东的人民军应不超过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三是民众党需要时间来进一步稳定西北。虽然民众党这两三年大力吸纳外地民众,使其控制区内的人口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依然改变不了西北地广人稀的状况。而西北的汉、蒙、回、藏等民族状况极为复杂,蒙西、山南、绥远、晋北等又都是其新占不久的区域,要想把这么大的区域彻底稳定下来,民众党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

    至于护卫军,虽然其占据鲁北又对河北、平津构成威胁,但其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由原来区区沂蒙数县扩张至山东全省,还包括苏、皖、豫、冀等地区,已然达到甚至超过其极限。

    此前对黄泛区灾民及豫东民众的救助和安置就让护卫军手忙脚乱,还是靠西北的空运才撑过一关,若趁季节之便再给其增添数百万急需救助的人口,肯定能再次束缚住其手脚,最低限度也能保证其在一两年内无力继续向四外扩张。

    对于在晋北、绥东、鲁北等地接连失利的根本原因,杉山元等人则众口一词地归结为“民众党武装空中力量优势明显,方面军现有的空中力量不足以与敌人空军抗衡,且以方面军现有兵力,面对人民军、护卫军两个方向的攻击,也有所不足……”

    这份报告的某些结论虽然符合实际,即民众党武装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不会继续扩张并对冀、察、平津等地构成根本性威胁,但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表明“华北局势依然可控”,从而达成杉山元等人推脱作战失利责任的目的。毕竟,近卫内阁都因这一年半多来对华作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总辞职了,杉山元怎么也要拿出一个能对各方面交代得过去的说法。

    此前,日军虽然取得了武汉、广州作战的胜利,但老蒋却并未投降,日军主力仍要在中国战场上继续消耗下去。日本高层原本期待的两大目标竟一个也没达成!

    一年半来速决战政策的破产本就使近卫内阁遭受严重打击,近卫在38年12月提出的“三原则”又遭老蒋断然拒绝,加上民众党武装的强势崛起,“对华作战困难,媾和不成,国际形势恶劣”,还要面对军方那咄咄逼人的强横嘴脸,近卫也便不顾华北方面军仍在作战的事实,于1月4日来了个内阁总辞职,撂挑子不干了!

    近卫作为文官可以辞职,但当初一力主张扩大侵华、拼命鼓吹“三个月解决支那问题”的杉山元却无法撂挑子,甚至还担心晋北、绥东、鲁北等处失利会招来大本营的怒火,因而拉拢住一干败将搞出一份旨在推脱责任的报告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过,日军大本营刚刚确定39年扩军方案,准备组建的十一个警备师团和十四个担任“治安肃正”任务的混成旅团还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向华北大举增兵。而华中派遣军和在华南的第21军又有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