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基辅会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房屋已倒塌的地方,人们只好带着少量财物随便找一个栖身之处。每当shè击间断时,街道和广场上军事活动便顿时繁忙起来,装满弹yào的卡车和装着生活用品的马车匆忙驶住前线;而迎面来的却是长长的救护车队。火pào都进入了街角的阵地。主要街道上挖掘了反坦克壕,布设了地雷。

    斯大林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下达坚守基辅的命令。他的聪明才智足以使他认识到,坚守基辅已不能带来战略上的利益,但是,基辅是俄国历史的一部分,俄国的旗帜能否继续在基辅上空飘扬,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涉及到威信和面子的问题。

    基辅城坐落在第聂伯河(宽600 米)近100 米高的左岸上,据传说是由基辅、谢克和霍里夫三兄弟建立,并用第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元864 年,基辅被诺夫戈罗德的诺曼人占领。882 年,被基辅罗斯大公选为首府。106 年以后,圣弗拉基米尔将基辅变成了全国的宗教中心。后来,蒙古人来了,并于1240年将基辅化为一片灰烬。该城随之消失,以后才又从废墟中复兴。1320年,基辅从属于立陶宛,1569年归属波兰,1686年回到沙皇帝国。1917年至1919年,基辅是独立的乌克兰的首都,1934年,被苏联定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

    1939年,基辅共有居民84万6 千人,是乌克兰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基辅有一所大学、几座博物馆和图书馆,以及各种工业公司,港口附近设有一个造船厂,坐落在高地上的古老城区被现代化的商业区和高楼大厦环绕着。

    要塞的城堡坐落在列宁斯克市区、即过去的佩切尔斯克区。要塞最早的建筑是11世纪建造的一所岩洞式修道院。这座取名为“佩茨赫尔斯卡亚·洛夫拉”的修道院是俄国最古老、最著名的修道院。当然,在这儿现在既不举行弥撒,也不再做祈祷了;今天这里安上了大pào,布设了带刺的铁丝网——昔日的修道院已变成兵戎遍布的要塞。

    1941年9 月15日,德第6 集团军向集团军下令开始从西面进攻基辅。第6 集团军认为,鉴于桥头堡中的苏军特别是敌pào兵己被削弱,己方的突击能够获得成功。第29军(在9 月15日,该军辖有第75、95、296 、299 步兵师和第99轻装师)奉命实施这次进攻。

    9 月16日,在实施了强大的pào火准备之后,德军各师向构筑有坚固工事、布设有地雷并配备有重武器的苏军阵地发起进攻。战斗极其激烈和残酷。但远不如7 月份的艰苦。显然,苏军的抵抗已大为减弱。9 月17日,斯大林终于下达了撤离基辅的命令。

    第29军(后来又得到了第71步兵师和第294 步兵师一部兵力的加强)突入了敌人的第一道阵地防线。9 月18日,第299 步兵师攻占了加特诺耶。该师右邻的第99轻装师迅速北进,现已通过霍托夫,进入了基辅的保障地带。第95步兵师在沿第聂伯河西岸推进。强击部队乘摩托艇渡过第聂伯河。苏军试图在基辅南部乘pào艇撤过第聂伯河,但其pào艇有27艘被德军pào兵击沉。

    苏军在要塞外围工事里的抵抗已明显减弱。城内一片恐慌。9 月19日,苏军zhà毁了第聂伯河上的所有桥梁,军政要员飞离基辅。同日,苏军撤离了城西要塞的前沿地带。

    在伊尔片河畔60公里的正面上向前推进的德第71步兵师的突击队,占领了伊尔片河东岸一个12公里宽的地段,这里是苏军夜间刚刚丢弃的。

    9 月19日6 时,第296 步兵师(施特默尔曼少将)在第聂伯河和古塔梅斯希戈尔斯卡亚之间,继续向南发展进攻。德军在第聂伯河西岸进展顺利。但争夺杰米多沃——在师的右侧——南部永备工事的战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