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礼。
我们在商务中心后面的大街找了个树yīn,停车开张。街上没几个人晃,偶有行人,也是匆匆而过。我们的小车趴在树下毫不起眼,一小时没能开张。这时,我开始着急了如果错过午餐时间,只有拿回去给福建人吃了。
于是我们抬着盒饭,进了大楼。大楼执勤的美国兵看见了,跑过来问:“谁让你们卖的?”我们说:“是戴克上校允许的。”这个兵大概也不是存心盘问,见我们说出了主官的名字,也就不再纠缠,向我们要了一份。我看他是管事的,想贿赂一下,就没收他的钱。
我们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有一个兵看见了中餐,大为高兴,打电话一下叫来了三个人。就在这时,又来了一个恶狠狠的上尉,还是问我们老问题:“谁允许你们卖的?”
我们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不再慌张,镇静地说戴克上校允许的。上尉大概不相信,摸出了手机给戴克上校打了电话,打完小报告,斜着眼看了我们一眼,转身就走。我估计他是被戴克上校教训了,颇为得意:小子,多管闲事,被骂了吧?
没想到,10分钟过后,戴克上校居然带着副官怒气冲冲地过来了,非常生气地指着我的胸口厉声质问:“谁允许你这样的?”
我没想到他居然能这样翻脸不认人,但也不敢反驳,招呼小何,搬着盒饭悄悄撤退了。这批盒饭拿回去便宜了我们的福建同胞,这大概是他们在巴格达吃的最好的一餐。他们放开肚皮,一个人吃了两份。我们生意受挫,没心思吃,厨师也吃不下,剩下的10多份没人吃。福建同胞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惋惜地感慨,倒掉了。
杀出一片曙光 7.为了告别的聚会
初到巴格达的两个月,是我们生意的低潮,其他中国同胞也不顺利工程没跑下,发电机也没卖出去。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异乡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时,中国驻伊大使馆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考察工作,准备回约旦进行进一步筹备,临行前,把在巴格达的中国人召集在一起,搞了一次聚餐。
国庆,我们在巴格达聚餐,是在伊拉克最好的餐厅WHITE PALACE。难得参加这种聚餐,我们餐馆倾巢出动。当天到会的,有5个公司及团体,约17人左右。
那天,我们吃了阿拉伯特色烤鱼,大鲤鱼切开,用木片撑开,篝火烧烤。边上还有很多小碟子,橄榄、色拉、芸豆泥、酱萝卜、酸辣粉丝、茴香菜,还有好多叫不上来的东东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却非常不好吃。
吃完饭,大使馆向我们详细jiāo待了注意事项,叮嘱我们每天打电话报平安,如果发现其他中国人来巴格达,一定要和他们取得联系,要顾及到每一个来伊拉克的中国人的安全。
当天,大家都很高兴。过去,我们身处国内,并不了解我国的外jiāo情况现在通过亲身接触,我们亲眼看到了大使馆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半年后,中国人质第一次遭到绑架,通过大使馆卓有成效的工作,危机顺利解决,也让我们深深感到了作为中国公民的光荣。
“绿区”艳阳 1.“特别”通行证
在商务中心寻找项目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在绿区寻找其他机会了。当时,安德鲁斯餐厅的生意已经jiāo给日本女孩村岸由纪子打理。我和小何完全甩手,一天到晚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
考虑要在绿区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找人办下绿区的出入证件毕竟,不能每次都拿着中国菜谱过关卡,一旦遇到非常情况,这种“民间护照”就会失效。
直接负责颁发绿区通行证签发工作的是美军骑1师315连的格里菲斯上尉之前,一个美国大兵教我如何通过军装看部队番号。我和小何打听到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