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1/4页)  黎原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致、服从指挥,才能使千军万马在行动中整齐划一,有效保证命令的贯彻执行。

    当时,教导营的一些同志,尤其是那些在一线带兵打仗的营、连长们认为部队战士大多是农民出身,早已经习惯了打游击,只要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就够了。在平时没有必要严格要求,否则有些战士就不愿当兵打仗了。这个问题大家经过反复讨论,大部分干部还是认为应该建立正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条令。最后王恩茂政委表示:"加强部队纪律、制度建设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过去部队长期打游击,在战争环境中,的确存在一定的游击习气。现在环境不同了,要注重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我同意大家的意见,要加强部队的行政管理和作风建设。"

    但什么叫正规化?执行哪家的军事条例?这是我们当时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对此,中央军委也非常重视,组织翻译过一本苏联红军条例供参考。同时,我们也借鉴了guó mín dǎng军队的部分军事条例。在制定条例时,我们既要结合八路军的实际情况,又决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红军、guó mín dǎng军队和八路军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八路军上下级平等、团结、和谐的作风要坚持。强调正规是指无论官兵,都要按照制度办事、行动。条例对士兵、班长、各级指挥员都规定了明确的职责,强调会议报告制度、加强时间观念、重视内务卫生、警卫放哨制度,以及同老百姓的关系等。过去战士值勤站岗时,经常和老百姓混在一起,有些战士还和小孩子们一起打闹。这就不允许,要坚决改正。当然,强调军民鱼水关系没有错,但要分时间、场合。卫兵值勤时,就要严格按照警卫条例规定,30米内不能随便和老百姓接触。

    同时,营领导班子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座谈会讨论条例,明确哪些优点要发扬,哪些缺点必须克服。在制定cāo典条例时就存在一个问题,首先是口令不一致。你叫齐步走,他叫常步走或开步走,战士无所适从。王震早年在旧军队中当过一年兵,他经常到营里视察工作。早晨出cāo时,他喊的口令就大都是北洋军队的口令,加上他的湖南口音,许多人都听不懂。所以我们先借鉴guó mín dǎng的《步兵cāo典》,做适当修改,并通过座谈,统一认识,正式颁布实施。cāo典条例包括统一口令,明确立正、稍息、队形,左、右转等内容和具体标准,还有正步、齐步如何走?步伐、步速、步距都有统一要求,做到整齐一致,这是基本要求。

    除了加强正规化,强调严格遵守条例以外,军事训练和授课任务量也很大。教导营尽管也有一些旧军队投过来的军官当教员,如阎锡山部队的连长、参谋等,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在管理部队过程中过于呆板、过火、教条,只是单纯注重规定,而没有同红军"说服教育"、"官兵平等"的优良传统结合好。加之每天坚持"两讲三cāo",部队很紧张、疲劳。有些同志有意见,我们就主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努力改进。

    负责军事训练的教员分为技术组和战术组,有关军事技术课程我事先都要准备好,先给教员上课,再由他们教给学员。这类工作能将我在黄埔军校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

    教导营非常注重学员的军事技术训练,要求学员必须掌握四大技术:shè击、刺杀、投掷、土工作业。当时,红军最不擅长的就是土工作业,因为过去主要是打游击战,打完就走。遇到阵地战,也只是随意挖个坑,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随着战争形势的转变,就要求八路军战士必须掌握新的军事技术。毛主席讲过: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仍要以游击战为主,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和部分阵地战。打运动战,就要有阻击的阵地战配合,这就须要注重挖掩体工事。因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