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2 章(第3/4页)  黎原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约,宋希濂学长亲自到机场迎接。11月12日,我由纽约到华盛顿,李默庵、蔡文治、陈学明、戴坚等同学都热情迎接,盛情款待,并组织居住在华盛顿的黄埔校友进行座谈。李默庵时年86岁高龄。他是抗日名将,在抗日战争中,他曾参加忻口会战,这是guó mín dǎng军和八路军第一次联合作战,他当时任guó mín dǎng军长,他指挥部队打得很英勇顽强,功载史册。1949年他深明大义,在湖南与程潜率部队起义后,去香港、加拿大,后定居美国。我在华盛顿期间,李将军不顾耄耋高龄,亲自驾车接我聚谈。从他的言谈话语和发表的文章中,深深看出老将军身居海外,心系祖国,爱国之心不减当年,令人敬佩。蔡文治将军是1946年军调处三人小组guó mín dǎng代表,旅居美国的黄埔军校同学及亲属联谊会会长。他对同学会工作非常热心,那里不像国内,有国家支持,他们没有编制,没有经费,为了同学会活动全是自己掏腰包。一位同学得病受伤急用钱,他无私解囊一出手就支援7000美元。受伤同学深受感动,他安慰说,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难共当。他眼睛不好,开车不便,为了同学会工作,就由年过七旬的夫人开车接我到家里聚谈,其情谊和精神使我铭记在心。

    戴坚是黄埔七期。他不仅是一位标准的军人,也是一位有名气的诗人。他常常以诗作抒发爱国思乡的情怀,还翻译了16部著作在祖国出版。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是武夫中的文士,是儒将是铁肩先生。为了表达他与家人思念祖国的心情,他给女儿当顾问,让女儿亲手在办公室搞了一个“中国城”,规模虽然不大,但新颖别致,独具匠心。他xìng情豪放,对黄埔同学、对同学的亲属、对祖国来美国的朋友极为热情。他常说:爱国是一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了爱国这个前提什么都好说。旅美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陈学明(十六期),经过刻苦钻研,成为一位园艺学博士,在鸡鸭饲养和瓜菜栽培的科学研究上很有成就。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把他的研究成果奉献给祖国,他不仅受聘担任浙江大学顾问,还受聘担任包玉刚先生捐资兴建的宁波大学顾问。为了现场教学,他常年累月,奔波于杭州、宁波一带。他顾不了家,顾不了孩子,他的美国太太常埋怨地说,他太爱他的中国。

    黄埔十一期同学王荩,十四期同学刘概真,两个人是从台湾到美国的。在座谈会上,知道我曾担任过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非常羡慕,认为黄埔同学能当上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很荣耀。会后,两人都真诚地邀请我到家里做客。我也一一登门拜访,促膝倾谈,加深友谊。

    但也有个别同学有顾虑。他们虽然身居美国,却仍在台湾领取退休金,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一些同期同学不敢公开与我见面,但为了吐露对和平统一的心声,便于夜深人静时给我打电话。我对老同学的顾虑表示理解,一再安抚他们,欢迎他们随时回国看看。中国驻美国大使韩叙,知道我来华盛顿,极为重视,给予了热情接待,指示使馆武官处设宴会欢迎我,并请在华盛顿的黄埔同学参加。宴会期间,同学们回忆往事,展望未来,气氛热烈融洽。11月24日,我由华盛顿返回纽约,继续与住纽约的校友走访jiāo谈。

    12月7日,中国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杜宽怡宴请我。他除了特别邀请旅美黄埔校友外,还邀请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我河南息县老乡、小学校友、美籍华侨赵浩生先生,邀请了曾出任纽约警察局局长的美籍华人莫虎先生,莫虎先生的父亲莫去轩、母亲许谨、姐姐莫利亚等知名人士。大家对我的美国之行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12月26日,我去华盛顿、巴尔的摩辞行,准备回国。在华盛顿还拜访了美国老年人学会。

    1989年元月3日,黄埔一期张雪中将军的儿子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