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垂头丧气,都是因为不能够很好地控制外来信息对心理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分辨什么是消极的信息和暗示,选择接受那些积极有益的思想。
9.[背景]“除了债主们的逼债和臭骂,还有更叫人受不了的社会舆论:‘刘老二这娃儿完了。’‘嘿,我说这娃儿不成材嘛,胆子太大了。’‘哼,糊不上墙的稀泥巴。’……我感到自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真是度日如年啊。”
[评析1]不给任何人控制你思想的机会。
一个人陷入困境时,他人做的最为残忍的事情莫过于取笑他,取笑他的“失败”、“愚蠢”和“缺点”,而这种嘲笑,往往被他们自己认为是事先就有的“估计”和“高明的看法”。其实这种“估计”不过是“希望是这样”罢了,一些人往往带着嫉妒的心理,多是内心虚弱、能力低下,因此产生的病态心理的表现。也有一些人是“事后诸葛亮”,先前的一些担心或预计到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终究发生了,从而产生的自慰和自夸心理。其实,发生一件事会有各种因素的引发,结果估计到并不说明原因判断的正确。那些陷于困境的人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羞辱。无数多的人终生怀着自卑感,正是被这些无知的人,透过“意见”或嘲弄,毁坏了他们的自信心。偏见和迷信一样,都是恐惧的一种表现形式、无知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那些有着成功潜质的人才无所畏惧,胸襟广阔。
如果你是一个正确的思考者,你就不应当给予任何人控制你思想的机会。一般人在开始时会拒绝别人不正确的舆论,但舆论的不断重复、亲友的劝诫使得自己改变了想法,接受了舆论的观点。
这种“舆论”对很多人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包括对造舆论者本人和受其影响的人,他们的头脑被无知和迷信所束缚,被担忧和恐惧所削弱。以至于大多数人在嘲笑他人的同时让自己的创造力和潜能再次失去了受激发的机会。
[评析2]绝大多数人追求成功的yù望来自现实生活的刺激。
刘延林在受到舆论嘲笑和羞辱时,反而激起了他的奋发精神。绝大多数人追求成功的yù望来自现实生活的刺激,多在外力的打击下产生的,更多的原因并不是正面鼓励型,这种刺激激起反抗精神,激发出对成功的向往追求,唤起“超能”。很多人的不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改变人生命运的动力。也许对现状有所不满,但仅仅是念头而已,还没有到要极力改变的程度。挫折击败了失败者,挫折激励着成功者。后来刘延林就说道:“我受的歧视也够多了,一般打工仔受过的歧视我受过,一般打工仔没有受过的歧视我也受过,这便是我特别想争气的原因。也只有真正想争气的心理,才会激发出坚定的行动。”
负面的刺激远比正面的鼓励要深刻得多。是一种争气、报复的思想意识给刘延林以力量。
人 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xìng”。此时的刘延林下决心争气,要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当一个人具有成功的潜能时,每一次挫折都在帮助他,为他最后的辉煌时刻做准备。没有挫折和逆境,一个人永远不会发展出成功必备的条件,一个人永远长不大。
第四部分 任何事情都不会偶然发生人生有忍耐才会有结果(3)
[评析3]“聪明人”难以有大成就就在于缺乏“激励机制”。
缺少外力的刺激,人多是不愿意动的。成功人士原也是一样,与普通人相比,他们多了一个激励自己的“机制”。这个“机制”可以来源于亲友、创业偶像、小时候的境遇、理想抱负、事件、现实生活的刺激等等。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聪明与否”,而在于有无追求成功的动力等非智力因素。贤愚是相对的,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还是可以改变的。以是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