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而落在命数里,所以是能够被推算的。义理指适于理的道。《成实论众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把以前不善的观念、行为都改正过来,使之与义理相应的身体,这个身体就称作义理之身。如此展开的合理合道的人生则是能够超越命数的。
《诗经大雅文王》上又说:“我们永远要与天命相配行事,则福禄就会自己来。”《尚书太甲》篇上也说过:“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诗经》上说,趁着雨还没下,云还没起来,赶紧将门窗修整好。只有认识到天命和自然变化的道理,才能未雨绸缪、适得其所。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yù,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五六十岁就认识到天命并顺乎天命。宋代哲学家张载《正蒙诚明》里说:“形而后有气质之xìng,善反之则天地之xìng存焉。”将人xìng分为“天地之xìng”和“气质之xìng”两部分。所谓“天地之xìng”是天赋予人的本xìng。例如人xìng之善、仁义道德等,是永恒不变的。而每个具体的人表现出的“气质之xìng”,却有美恶、智愚之差别。每个人只要善于反省自己,那么就能保留“天地之xìng”。同样,我们也必须不断地改正血ròu之身,以无限接近义理之身,这样才能感通于天。个人修养若此,治理国家也是同样道理,都要了解和顺应天命。《孟子公孙丑上》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说的是国家的诸侯卿相们如果实行仁政,就会得到荣耀;如果实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最好是以德为贵而尊敬士人,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国家无内忧外患,趁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典,纵使强大的邻国也一定会畏服于它。这些措施才是真正的合于天命的。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