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2/4页)  笑傲职场 一个资深经理人的职场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色、宽容尔雅、互相敬重、生活充实、同舟共济的精神文明国家。这五项价值观虽然涵盖了新加坡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但其实质还是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孝顺、效忠、谦虚、诚实、勤劳、节俭等传统的价值观。

    倡导东方价值观是为了对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新加坡各族的通用语言是英语,所受的教育是英文教育,同时对外开放程度很高,因此很容易受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冲击。只有保持本国各族人民的文化遗产,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保持亚洲的文化价值观,使之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才能保持社会凝聚力,保障国家的长期发展。针对西方要求其奉行西方式的人权、自由、民主原则,李光耀说:“那不可能,我们可以借鉴某些有益的东西,但不能实行西方化,应主要奉行历史形成的东方文化传统。我们除接受其他民族良好的价值观外,更重要的是要向全国大力推广具有珍贵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观念。”

    新加坡的成功表明,全民族的共同价值观的确立,有利于构筑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有利于保持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形成国家长远竞争力的基础。

    设立人生大目标

    乔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故事都可以借鉴到我们的职场生涯中来,也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用当今眼光看,也可谓杰出的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

    设立人生大目标

    诸葛一门三兄弟,分事三主,都是杰出职业经理人,看来他三兄弟是早就规划好了人生目标。诸葛亮未出山前,蛰伏于南阳,观望天下大势,待机而作。此时已有数棵大树可供其乘凉,如老师兼经纪人水镜先生,当地名人岳父黄老先生等。诸葛一家本是山东外来人口,但通过大树们的提携,他们结识了南阳当地各名门望族,比如孔明同学四友,都是当地士族子弟,通过这些资源,诸葛一家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并传播名声。诸葛亮的人生大目标非常清楚,所以每每自比管仲、乐毅,他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可谓少有大志。

    然而现实是严峻的。孔明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基本是自学成才,既然不是名校出身,学历自然不高,以至后来曹cāo等人一再强调“诸葛(乃)村夫”。论起工作经验,大约也只有放牛除草、出门旅行等课外实践。学问肯定是有的,但也只限于纸上谈兵,学院派看不起,江湖派也看不起,所以他一唱自己的广告歌《梁父吟》,大伙就烦心,“时人莫之信也”就是明证。所以,事实就是这样,一个年轻、无名、没有学历、没有经验的小伙子,在一个小乡村里,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等待属于他的那天。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优点,就是目标明确,计划周详且切合实际需要。他会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预先安排布置,当然缺点是装神弄鬼,自个儿神化自个,这也是职业经理人的一种炒作手法。在实际cāo作时,他深通“鸭子浮水脚在水下划”的功夫,一贯好暇以整,还特意买了把鹅毛扇作为道具。现在,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自己推销出去,而且工作待遇不能低,职位更不能低。不仅如此,这份工作得有发展前途,什么前途?就是既能让自己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也能充分施展个人才华,让自己在史籍记载上比得过管仲、乐毅。

    找到合适的老板

    乔尹

    找到合适的老板

    在那个乱世,所谓工作和前途,都寄托在找到一个合适的老板身上。孔明深知这点,所以他宁可不出山,出山就一定要中大奖。刚开始诸候并起,孔明年纪还小,学问可能是有的,但政治艺术还领悟不深,估计也看不清一哄而起的大大小小的豪强中哪个才是他的真命老板。想像一下如果在20世纪8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