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来沟通jiāo往,倒往往最终演变为所谓“原则”之争。古代花剌子模的国王,对凡是报好消息的来使,都奖以重金,对凡是报坏消息的来使,则处于砍头。因为他相信,说好消息的人会带来好事,反之亦然。所以不报坏消息,则坏事不复存在,这就是人xìng的某种极端表现吧。职场上,如果你经常扮演传递坏消息的信使,结局恐怕也不会好过先辈。
二、每个人都是别人的镜子。一般人的自我认知,除了反省和内察以外,更多是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来。越是对自己重要的人,他的评价就越会影响到自己。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无意的评语,就要联想到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像与地位。所以,我们要明白,别人是我们的镜子,或许这个镜子并不真实,是一个哈哈镜。但我们更要明白,我们也是别人的镜子,我们的评价,或许无意间就会久远地影响到别人的心态与行为。西方心理学理论中的“皮格马里翁效应”指出,你把对方当好人,对方就会向好人的方向转变;而你把对方当坏人,对方就会往坏人的方向转变。曾经有篇报道,说英国某学校按成绩编班,一时疏忽将优等班与普通班标签放反,半年后才发现这个错误。令人惊讶的是,贴上优等班标签而实际是普通班的学生,因为自豪而努力,平均成绩反而超过实际的优等班。而帖上普通班标签的优等班的学生,成绩普遍下降。这就是“皮格马里翁效应”理论的实证。我还记得看过一则新闻,一个杀人犯被处决后,记者采访邻居,有个老太太说:“这个家伙,从小我就看他不是好东西。”但我想,如果一个小孩从小就被人看成不是好东西,那么他想做好东西也非常的难了。回到上面的例子中来,如果我们把代理商定位在出色上,他会自觉地更出色,不然就有负我们的期望。而如果我们一上来劈头盖脸一顿指责,把他定位在差劲上,他会更差劲,至少,他得花双倍的信心和勇气去做得出色。
三、与其指出不足,不如指出优秀的标准。当时为什么经理会看着记满缺点的笔记本,说出来的却全是优点呢,其实,他是对着问题,在说正确的答案。他说的,只有一部分是代理商真正的优点,其他的,其实是代理商应该做到的标准,这就是妙处所在。一般人都会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当你的表扬之词其实高于他的自我预期和实际水平,他在高兴之余,也会按你的表扬去做得更好,以求名副其实。我们须知一点,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应该目标导向,如果我们是希望把问题解决,把人际关系处理得更好,那么与其针对弱点去做无谓的意气之争,不如针对目标制定更高更好的标准,大家一起用标准要求自己。或许有朋友会说,那得别人愿意像我这样开诚布公,不搞小心眼呀。还有,如果遇上个明白人还好,遇上自以为是的人怎么办?首先,正如前面所说,一个成熟的人,需要高勇气与高体谅的平衡。无论别人做不做得到,自己首先要做到,影响力是一点一点建立和扩大的。在迈向成功的顶峰的路上,耐心和信心无比重要,而后才谈得上沟通的技巧。就像前面我举过一个部门主管的例子,他脾气急燥,却也能逐渐自我克制到最终赢得大家尊重。除了他的个人努力,我几年耐心地鼓励和指导也非常重要。其次,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很少用一种理念或方法就能完全奏效,在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对应,如果不明白要综合运用多种理念与方法,无异于刻舟求剑。我这本书,会不断讲到各种理念与技巧,但只有融会贯通综合使用,才能举重若轻。
四、一次最多只能说对方一个缺点。理由非常简单,一次只说一个缺点,既有利于人际jiāo往的润滑,保存对方的自尊与颜面,也有利于对方提高自信去改进。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别人一大堆批评话说下来,要么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人,要么就是觉得对方不是人,还有什么心思去认真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