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竹笼(第2/3页)  兴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有力量全部解决?

    上游的问题不仅于此,还有因为落差大,八百来里长的河流,落差近一千米,水流湍急,同样是丹水渠以后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但不是主要观看的地方,这要留作明年或者后年解决了,今年解决的是草桥关到汉水这一段丹水渠。过了草桥关,水面始阔,水流也比较平缓。其实有些地方还是很深的,但如民谚里所说,四百水路三百滩。岂止是三百滩,恐怕这三百滩指的仅是航道上的三百滩。

    一个个位于航道中央,滩周围河深能达几十米,如何凿滩通航?其实丹水到了这里,疏阔已经不必,河水的宽度也足够了,主要就是凿滩除礁。

    ……

    一场秋雨到来,密集的雨珠自乌黑的天空倾盆一般的降落。

    无情的秋风,用力地撕扯着半黄半枯的树叶,揪到地面上,再用雨水践踏。

    裴雨荷在教婉儿读书。

    婉儿才气有的,识的字终究没有裴雨荷多。教得也认真,毕竟是读过《女则》,这玩意儿对皇后与太子妃是最有帮助的。到了东宫,没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太子对自己不冷不热,可也在预料之中,但对自己也不算太恶。于是默默地尽着自己的本份,使东宫和睦。

    看着外面的疾风急雨,碧儿腆着肚子,说道:“太子妃,妾身很担心。”

    裴雨荷抬起头,看着窗外,经过了种种,也早过了发花痴的年龄。更况且她也不是贱得慌,对太子的挂念终不如碧儿,但家教使然,一直默默尽着一个妻子的本份。

    说道:“我也担心,可殿下虽吃一些苦,也必须这样做,对国家,对百姓,就是对殿下自己也有帮助。”

    也并不是懵懂无知,太子的处境,却是知道一些。

    两渠一成,太子继位,已经无人抵挡。

    抱着她这样想法的,可不是她一个人,大明宫的某人,都疏忽了……

    ……

    这场秋雨,李威仍然在赶路,丹水下游在均州境内与汉水交合,然后取捷径,直插虢州奔陕州。因为时间急,即使是下着雨,也在行路当中。其实心中对父亲也有更多的不满。

    如果早一个月准备,就不会如此狼狈。

    李威没有病倒,韦弘机却病倒了,躺在虢州,不能走路。

    李威带着歉意,说道:“孤太急促。”

    “殿下,是臣耽搁了殿下,不过臣依然很高兴。殿下,恕臣斗胆说一句,殿下多久没有生病了?”

    李威惊讶地回想了一下,这才想起,自从自己来到唐朝,大病一场后,几乎就没有生过病,当然,装病不算的。就是到了南诏,有一部分士兵水土不服,自己只是感到略略有些不适外,也没有病倒。

    “这才是社稷的幸事。”

    话点到为止即可,不能再露骨了。李威说道:“韦少卿,不要乱想,好生养病,三门新开河工程很大,孤还要指望你大展身手。”

    丢下了韦弘机,来到三门。

    其实在去年,他心中就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那就是钱氏的竹笼沉石之法。

    钱塘江喇叭口固然壮观,可也是一害。但早先不是这样的,一个平直的喇叭口,与长江一样,长江入海口不是在后世的南通,喇叭口几乎到了常州镇江一带。后来泥水沉淀,海岸线向东扩大,长江的危害不大,可钱塘江海潮入侵,自唐朝以来,已渐渐成了两岸百姓安全的隐患。

    李威前世去钱塘江观潮,无意中听讲解员讲解了一段钱塘江的历史。

    钱镠入主吴越后,杭州成为吴越首府。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于是大修海塘,先是采用传统的板筑法修建海塘,但经不住潮水冲击失败。然后纳工匠建议,采用了运巨石盛竹笼,植巨木捍之的办法,终于获得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