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我的国(第4/5页)  兴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次,却坚持了三个月时间。

    然而寡不敌众,最终溃败还是到来。到了冬月,漠南早就开始下起了漫天的大雪。与历史也不同,历史上唐军最怕的就是这种寒冷的天气,一是体质因素,二是唐朝士兵多穿葛布与麻布衣服,耐寒xing差。但棉huā普及好几年了,终于北方所有驻兵都穿上了厚实的棉大衣。

    但体质因素,依然掣肘着唐朝士兵在冬天的战斗力,无他,即便是穿上了厚实的棉大衣,现在的百姓耐寒xing也比后世强,在大漠零下十几度,甚至二十几度的低寒气温下,战斗力也受到了影响。而且穿着厚实,行动必然笨拙。

    乘着这个低寒的气温,就着一把大雪,阿史德温博与阿史德奉职发动大军向唐军总攻。唐军因为极寒天气,列营不整。到了夜晚时,气温更低,阿史德温博与阿史德奉职继续进攻,萧嗣业困窘,只好拨营而走,于是唐朝军队崩溃,两个阿史德立即让军队随即追击,唐军大败。萧嗣业与huā大智,李景福且战且逃,逃到了云朔北方的单于都护府,所乘的士兵十不足一。

    萧嗣业只好返京谢罪。

    唐朝军队在大漠的首次溃败,再加上在青海的不给力,新罗没有压制下去,又让另两个部族看到了希望,一个是契丹,一个是奚族。可这两个部族刚刚发兵响应东突厥的叛luàn,就立即遭到营州都督周道务派遣出去的唐休璟狠狠的打压。当时周道务也没有想到会立功的,只是派出唐休璟防御,不让契丹与奚族攻到营州城下。

    然而唐休璟看到两部刚刚谋叛,不相统帅,有的部族甚至心中犹豫不决,于是在独护山大破两部叛军,斩获甚众。

    这是整个溃败中的唯一亮点,唐休璟终于走进众人视野,立即拜为西yin山下重镇丰州的司马。

    萧嗣业却遭到李治罕见的雷霆大怒,萧嗣业前面一回朝,后面李治将他召到上阳宫,斥责道:“昔日我不斩薛仁贵,使尔等怯战如此”

    萧嗣业不敢答。

    李治话音一转,又说道:“然尔与我家有雅旧,此次我然贷免你一死。”

    不仅是指萧淑妃的,兰陵萧家与唐朝李家关系一向不薄,指此节的。然后又立即下诏,huā大智与李景福皆免官,萧嗣业流桂州。一个久居北方的官员,流到桂林,结果可想而知。然而李治暴怒之下,李威都不敢替其求情。再说,萧嗣业是败逃下来的,而不是战死沙场,无论有什么理由为溃败遮掩,也有错,处罚是必须的。

    在这件事上,虽很有可能母亲忌恨萧淑妃的因素在里面,在父亲耳朵边挑唆了一下,可李治做得没有大错。奖罚不鲜明,就不能治军。

    但李治又下达了一系列错误的命令,先让曹怀舜为右金吾将军,率军守恒州,扼井径关,又让右武卫将军崔献率军往绛州,守龙mén,阻河为固,摒守京畿。

    这道诏命也证明了李治对军事的无知。

    守恒州,扼井径关固然重要,能沟通河东河北两道,但是仅于此。军队驻于恒州,既不能保证云朔太原安全,又不可以东保于幽州、赵州不被突厥人入侵。更谈不上御敌于国mén之外。

    守绛州更是十分可笑,绛州上面有太原,有云朔,如果突厥人都攻打到了绛州,难道唐朝想学宋朝来个澶渊之盟?

    但李威都看出来一点,父亲于其说是调兵遣将,不如早不满将士为自己收心。因为在青海的种种,曹怀舜与自己有些矛盾,此次重新启用,正是分制自己兵权的。然而曹怀舜到了前线,会做什么?

    他刚要准备站起劝父亲取消这一道圣旨,狄仁杰坐在不远处,只是一个劲地摇头。

    李威看着他,狄仁杰拼命地向东宫方向努嘴。

    只好忍着。

    下了大朝会,回到东宫后不久,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