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封禅的笑话(下)(第4/5页)  兴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监喊他过去议事。

    来到阳宫。

    是一叠军报,但是捷报。

    阿史德温博苦思良久,决定从云中古城打开突破口。可他遇到了一个强悍的对手。七月到来,他再次率各个部族将士,围住了云中古城,各部零乱,后连程务tin都不知道叛军有多少人马。

    但能将云中古城围住,叛军也不少的。

    然而程务tin从容应战,派了人通知代州刺史窦怀哲,然后在阿史德海默等人还没有做出内应,里应外合之前,果断地将阿史德残留在城中的各个族人抓获,一一严审,迅速处死。

    这也是唐朝一惯的方针,针对突厥人的习俗的。突厥人刚刚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百姓尊卑现象比唐朝严重。所以能杀百姓,但勿得随便杀其酋首。

    没有了内应,阿史德温博与诸叛将有些心虚。这时候窦怀哲率军到来,程务tin打开城én,反过来成了里应外合之势,而且留守的这支唐朝军队,也十分强悍,大破叛军。阿史德温博又只好率残部逃向大漠。

    机灵起来了。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立即逃亡。到了大漠,哪里找一支残军?就是他逃向狼山,唐朝也是过了很久后,知道事情的内幕的。

    等李威看过了,李治微笑着说:“弘儿,你怎么看待此事?”

    “儿臣不知。”父亲想要ā手,想要建立功业,李威主动回避。

    “虽朕对军事方面不及你,可只是一群跳梁小丑,也想夜郎自大?”

    李威没有吭声。他与裴行俭皆认为突厥经过了这么多年休生养息,此次叛乱,非同小可。所以态度十分慎重,父亲这句话,不知道有没有话外之音,认为自己与裴行俭是在小题大作。

    李治说完了,也没有当作一回事,权当是一次南方各僚的小叛乱,而且突厥一次次暴被唐朝军队轻松地击败,不也是彰显唐朝军队的强大吗?又说道:“八月将至,风调雨顺,弘儿,朕说的封禅之事,你意下如何?”

    “父皇,儿臣不知,全听父皇作主。”

    “那么各卿意见呢?”

    不是很同意,可主要的几位宰相,裴炎与薛元超是站在两位先圣这一边的,不能反驳,只好左顾而言他。刘仁轨与李义琰心中十分反对,然而太皇支持了皇帝建海军,与赎部曲,jā易完成,先付了款,也要皇帝发货了。所以不能作声。

    崔知温暗中隐隐向李威示好,可表面维护着中立的形象,低下头不语。

    倒是魏同玄急切地道:“臣认为还是不妥,一次封禅,劳命伤财,对国家没有多少好处……”

    五位重要的宰相缄默,四位平章事反对的声音也弱了下去。再说,他们还是李治一手提拨来的。否则看一看朝堂,象裴行俭立下如此大的功劳,还没有任为宰相呢。

    不过朝中还有一些大臣认为可以的。

    沉i于唐朝军队一次次大捷之中,国家又是难得风调雨顺,粟米的价格跌到每斗米仅六七文钱,国库又十分充足。而且先前又拨出巨款赎出许多部曲,这是善政。

    尽管各地官员不是很配合,大户人家不配合。甚至刻意煸动百姓,将河湟九曲妖魔化,不过有许多部曲也贫困百姓还是从某些渠道,听到青海大丰收的消息,因为生活所迫,愿意前往。唐朝军队每一次的大捷,也增加了他们前去青海的决心。

    秋收没有到来,陆续地有六七万部曲赎了出来,再加一些无地少地的贫困百姓,再度有万人前往青海。不仅是塞了边,也或多或少缓解了贫困不匀的压力。

    唐朝现在看起来,表面很美好。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丹水渠规模庞大,还有两年甚至三年能竣工。

    太皇一心想封禅,真要找理由,也能成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