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 启航(一)(第1/3页)  兴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到了白马寺?

    一干站在城门口准备迎接的官员面面相觑。

    “是,他说这几年,战死了许多将士,到白马寺为诸将士祈福七天。”侍卫恭恭敬敬的答道。

    大臣们只好来到白马寺恭迎。

    通往白马寺的道路上,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用警惕的眼神看着诸位大臣。颇有意唱鸿门宴的味道。

    其时,白马寺景色很优美,两边山道上长着许多石榴树,挂着一个个的小石榴,没有成熟,但看上去很可爱。山道阴翳,蓊葱的树木,让人觉得凉意逼人。

    但诸位大臣,一颗心忐忑不安。

    进了白马寺,没有接见,侍卫禀报说李威正在与主持下棋。

    大家只好站着。

    大约两人棋逢对手,一盘棋下了很久,大家都站得累了,侍卫才出来通报,说李威让他们进去。

    在禅房,也没有那么大的禅房,大臣们只好站在院中,地位高的人,挤到院中两棵大树下边,地位低的人·只好站在大太阳下边,让太阳烤晒。但一个个心里面清楚,这是皇帝对他们很不满了,才刻意这样做的。

    李威背着手走出来,诸臣参拜,李威虚扶,让他们起来。

    随着下了诏书,先是对制度的改革。

    所有官制还原,武则天设立的官制全部推翻了。然后再度将政事堂迁于门下省。原来没有注意,但母亲这一迁,李威做了反思,才觉得祖父的伟大之处。

    加强了门下省的力量,对帝位也会起一个很好的监督。因为没有决策权,仅有审议权,门下省设政事堂,又不会产生权相。当然,制度是制度·若是帝王昏庸,再好的制度,也阻止不了国家的衰败。

    而且为了进一步对帝权的掣约,自此以后,凡是不经门下省审批的诏书,不得颁发。是自此以后·今天的诏书不在其列。然而为了掣肘门下省权利膨胀,李威接着又恢复了李世民的一些做法,让各部官员参与政事堂的议事。不过为了简便·是每天传一到两部,或者监与寺。比如今天以户部的事务为主,户部的主要官员必须到门下省政事堂参议。

    民主不行了,但可以让现在的制度民主最大化。

    诸人相互看了一眼,没有敢说话,但心里面都在说·这样一来,帝权等于无形中削弱了一部分。不过侍中这个职位就变得十分抢手了。

    侍卫读完,李威缓缓问道;“各位可有异议?”

    “没有。”齐声答道。

    甚至有的大臣眼光长远的,都能看到其中的妙处。这样一来,国君贤明·没有什么妨碍,一旦出现一个昏庸的帝王,可以对帝王荒诞做法,进行掣肘。

    但还是制度,是死的。遇到一个残暴的帝王,对制度进行强行的更改,将权利集中,大臣居于弱势地位·还是无可奈何。这个·李威也解决不了。

    侍卫这才读第二道诏书。是人事的调动。

    先是羽林军,让李谨行与契明为左右羽林军大将军。暴力机器得控制起来。

    这才宣布一项项授命。

    中书令空缺·本来有一个最好的人选,李义琰,不是才能,是资历,而且对自己十分忠心,却让母亲下诏处死了。狄仁杰又还了原,继续为侍中。左右亻卜射,本来也有两个好的人选,韦方质与苏良嗣,这一回不是资历,也不是才华,而是年龄。若是让魏元忠担任亻卜射,相对而言,与狄仁杰年龄皆过偏低。

    但没有关系,国家真相与尚书之职,时常空缺。于是空缺了。

    然后到了朱敬则,果然是御史大夫,同门下三品。

    长长的授命没有完,让韦思谦为礼部尚书,顶了武承嗣空缺。裴居道仍然为刑部尚书,但这一次李威提拨了一人,徐有功,为刑部侍郎。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