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四章 探(二)(第2/3页)  兴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比小麦高梁会高的。

    还记得两首诗,一个是杨万里写的,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扬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洲。他不是拍马屁的大臣,也写了许多百姓辛苦的诗篇。从这个侧面角度,可以反应宋朝圩田对百姓的造福。并且范仲淹、贺铸都写过类似的话篇,贺铸在一首诗里明确写出了产量,一溪春水百家利,二顷夏苗千石收。宋朝比唐朝产量略高,在李威指导“勾引”下,唐朝也只是勉强达到一亩地三石,若是扣除放大的田亩,还是不足。宋朝略略有余了。但圩田却一亩地达到了五石。面对如此大的回报,李威不知道罢了,知道了手中还有帝国最高的权利,怎能不心动?

    若是全部开发出来,十万平方公里总是有的,也就是一百五十万顷地。唐朝能有几个百万顷耕地?不用全部开耕,仅是开耕一半,就有可能达到近百万顷田地,还是一等一的良田。看看青海挤来挤去,也不过挤出来了几万顷地。这些新地一顷仅打算收三百石粮食,就有可能养活现在唐朝所有人了。当时与狄仁杰说过后,狄仁杰眼里都闪起了绿光。

    账不能这样茗,到了那时候,若是人口猛烈警衍,增加了一倍,这个优势又会失去。但若是没有这个粮食呢?到时候民以食为天,没得吃,又有这么多百姓,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所以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大施身手。

    但这封奏折无疑是一个当头棒喝。

    若真象奏折上所写的,那个问题可大了海去。

    水利最大的关健就是出水与储水。

    再怎么圈,也要保持大量的水库、湖泊存在,水势浩大的时候,它能起来储水作用减少涝灾。为什么史书在宋朝以前,很少记载到江南的涝灾,想一想就可以知道了,大量的沼泽湖泊怎么可能有涝灾产量?干旱时,它又能起到灌溉补充作用。往长远说,还能对环境有着很好的保护。

    所以李威离三说勘测,不能随便圈。

    第二个就是出水。一旦大修水利后,汪洋变成平地,再怎么留,大量的肯定不存在了。水势一大……那么河流里的水流量会增加,甚至比圩田能抬出几米十几米高面水位,比如后来的破圩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么这种情况下,不但有保留大量的储水湖泊存在,还要保留足够的河流,甚至在挖宽挖深,能迅速将河里的汛水泄流到长江去。

    但若是象奏折上所写的‘一个个豪强伸出手来’那么湖泊淤塞,河道堵埂,没有了蓄水的空间,没有了泄水的通道。只要雨水大,汛期长,会出大事情。北方好一些……可是豪强们将手伸出来……也必然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并且对灌溉影响更大。

    将奏折合上,看了看名字说道:“魏卿,替朕草拟两道诌书。”

    “唔。”

    “楚州民司万清匕疏有功……迁为尚书工部水部员外郎,以此疏颁发天下。并诌令长于农稷生产、水利之学官民,各赴县州,亦或朝廷,上书己见。若有切中时宜者……目家纳采,即赴赏赐……有大功者,赐于官职。”

    魏元忠有些讶然。

    但随着释然,开始书写。对司万清升迁棍太快,有可能是唐朝建国史上最快的升迁,一个平民老百姓一下子跃成了从六品的官员。不知道进入朝堂后能不能适应。

    可考虑到若没有此人的上疏,下面各给官吏也畏于列强,会知情不报。一旦动工后,实际情况却被各个列强瓜分,那么最后局面,就会变成皇帝与所有列强,豪门与地主硬抗。这个结果,就是太宗皇帝都不愿看到的。这时候加入的人不多,还能及时阻止。这个升迁也就不那么重了。

    “再诌,自今以后,凡是所有陂塘堰渚圩堤防,各地官吏必须详细调查,绘制成图,说明兴修具体策略与方法,报上级核实。所以新田,由朝廷分配,还于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