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章 纠正(第3/4页)  娇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一句话,就自自然然地就解了他的为难。

    从进殿到现在,不过几口热茶的功夫,已是样样收拾妥当。

    自请搬去国子学之前,赵昉也在宫中住过一段时日,可直到此时,他才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天家待遇。

    并没有多做半点停留,那老宦官在前头领着路,将赵昉带进了前殿。

    比起外头,此处的禁卫多了一倍有余,而前殿当中排成数列,站着二十余名官员。

    赵昉虽然不认得任何一个人的脸,可一眼扫过去,却看见所有人都身着紫衣,头上不是三品官戴的六梁冠,便是二品官戴的六梁官,纵然有几个只有五梁冠,可腰间俱都配了玉带,也有金鱼袋。

    另有几人头冠形状奇特,上头刻木做有獬豸角状。

    赵昉小时候听得还在世的兄长说过,国朝当中的执法官,无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刑部官员、大理寺少卿等等,头上俱是有此有棱有角之冠,为取其中直言敢谏、刚正无私之意。

    他跟着那老宦官往前走,偷偷左右看了一眼,却不见殿中供着的祖辈香火,心中忐忑不已。

    纵然赵昉没有太多见识,却也已经能看出这场景十分奇怪,殿中并无烛火、纸钱燃烧的味道,也未见得摆放贡品,而他进得来的时候,不知为何,那许多官员竟是个个都看了过来。

    等终于绕过了众人,走到前头,却是一个妇人坐在椅子上,正殷切地看着自己。

    赵昉是小儿眼光,虽是看待美丑还未定型,却也能瞧出来那妇人相貌普通,人也有些干瘦,脸上并不太有精神。

    “快过来!”见得赵昉脚步迟疑,站在原地便不在走动,那妇人连忙对他招了招手。

    那老宦官将他带了过去。

    那妇人往前做了做,拉着他的手问道:“你可是赵昉?”

    赵昉点了点头,犹豫地看了一旁的老宦官一眼。

    那宦官恭谨地道:“这是太后娘娘。”

    赵昉连忙行了一礼,口称太后。

    下头站着的官员们俱都在心里摇了摇头。

    这赵昉瘦瘦小小的,脸上并无二两肉,又是一脸的病容,半点也不精神,若是同赵署那般,也是一个短命鬼,难道还要扶他上位?

    杨太后也有些迟疑。

    然而她抓着赵昉的手,却是觉得他手心并不冷,虽是看着身体不怎的康健,可比起从前的早夭的皇子赵署,却是好上许多。

    况且既是做了选择,她便不想再改,也没得更合适的人可以改了。

    杨太后没有多做犹豫,径直问道:“好孩子,你今年几岁了?”

    赵昉按话答了。

    杨太后又问他读过什么书,家中有什么人,平日里喜欢做什么,在国子学中住得惯不惯,什么时候进的京,进京之后,有没有水土不服的地方。

    赵昉一五一十地答了。他话虽然说得很简单,也不怎么机灵,可没有遗漏一个问题,也答得很干净清爽,并不拖泥带水。

    杨太后更满意了。

    虽然不过是个普通的小孩,资质、天分也寻常,可是也不蠢,脑子也清楚,还很懂事的模样。

    看着怯弱些,但是亲娘已经没了,眼下年纪也不大,带在自己身边,只好好好养他,等到将来自己老了,多少也得念几分情罢?

    杨太后的脸上,慢慢地就放松下来,道:“果然是国子学里头出来的,很知礼嘛。”

    下头站着的众官听得心中吐血。

    方才赵昉的声音虽然并不很大,可这殿中空旷,也没摆什么东西,里头安安静静的,后头人还是多少听到了六七分。

    这孩子,才进国子学月余,怎的就变成“国子学里头出来的”了?便是再懒的婆娘,洗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