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史上有记录的,这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不能只是空口说白话。
《香道》一书,不仅有数量众多而且翔实的资料,对香文化的研究相当透彻,而且有林宝卿她们自己独特的理解。
再并配以精彩的图片,有各种罕见实物的,也有品香步骤的,还有各种和香有关的有趣小故事,即便此前对传统香文化没有任何研究的人,也能体会其中种种优雅和浪漫。
尤其让一些平时自诩风流雅士的人觉得惊讶和羞愧的是,《香道》一书的专业性,实在超乎他们想象。
正如林宝卿在书里所讲的那样,她写这书是为了弘扬香文化,办这品香俱乐部也是为这个目标。
在日本,香道和茶道,花道一样,都有固定的形势,这固然有局限性,但也保证其延续性。而作为香道的起源的国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发扬光大,最起码,不能堕了祖上的荣光。
日本人香道传人曾遍访中国,消找到与之平等交流的人,最后却是空手而归。听宋毅说起过这事情后,林宝卿把这当成是件相当耻辱的事情,对传播香文化也越发有热情。
著书立说,在古人看来,是相当荣耀的一件事情,即便在现在,说出去也是相当有面子的。
林宝卿年纪虽然不大,可她《香道》一书一面世,大家对她的评价立刻提高了一层,现在,说她是香道的领军人物,大家也不会反对。
像宋世博,他早就看过林宝卿的原稿,对此也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在他看来,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的行为,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如果有能力和机会的,还要全力推广。
不只宋世博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但凡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会有同样的想法,让古人创造那灿烂辉煌的文化继续流传下去,是每个后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粗粗浏览过《香道》一书,大家对接下来的活动就更加期待起来,短时间之内,谁也没办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全部领悟其中的种种奥妙。有经验的人会先从目录看起,这也是最能纵观整本书内容的最好办法。
而作为品香俱乐部的招牌,品香活动自然是不会少的。
理论不管说一千道一万,终究要落到实践中才行。
品香,这也是大家最想见识的。
今天来的客人太多,林宝卿身上的任务相当重,宋毅也很难脱身,他们也就不能亲身去示范了。
但他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俱乐部的服务员早就经过相关的培训,各方面的业务都相当熟悉,宋毅要求她们连俱乐部的每样东西都要熟记于心。更别说这重中之重的品香活动了,即便俱乐部还有些临时的服务员,他们也都是东海大学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候,都是香学研讨会的成员,对品香的各个流程和步骤都相当熟悉,在别人面前演示品香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今年五十二岁的王胜利是东骸有名气的收藏家,平时自诩为风流雅士,蒙祖上余荫,经营着一家颇有实力的百货公司,除此之外,还有几家做其他方面生意的公司,资产上亿。他喜欢收藏,倒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心对如何享受生活有他自己独特的一套,平时除了生意上必须的来往外,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收藏上,和东海著名的藏家关系都相当好≈方军是和他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位,他也经常去聚宝斋赏玩各种藏品,遇到特别喜欢的,还会要求林方军忍痛割爱。
这次,他收到聚宝斋林方军的邀请,参加品香俱乐部的营业。
林宝卿在筹建品香俱乐部,这事他有所耳闻,不过他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虽然品香是难得的雅事,但他并不认为林宝卿那小丫头能折腾出什么特别的花样来。
王胜利此次前来,只是想多见识一下放在品香俱乐部的那些藏品。对于宋毅,他并不陌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