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DARPA(第2/3页)  重生之商海惊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虞傲君一边和国内秘密联系,一边赶紧制定新的行动方案。

    很显然阿里克塞口中透露的消息实在太惊人,他们国内联系人不敢怠慢,直接上报中央最高层,中央对此也格外重视,立即发动全部力量去核实阿里克塞的身份和苏联密档的真实性。经过几天的消息反馈,杨星才发现还是小觑了这位前苏联克格勃的第十六局局长。

    根据国内情报分析,阿里克塞负责的十六局当年曾被誉为苏联版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arpa是美国各种高新军工技术的,二战后为保持美国在科技上的领先,成立的这个直属于国防部的研究局,并不直接研发具体产品,而是由他们部门提出划时代的科技构想,再交给具体研究机构接手,将许多看起来荒诞不经的幻想化为现实。后来大名鼎鼎的“黑鸟”sr-71侦察机、外形梦幻的隐形轰炸机—b2、革命性的海军导弹防御系统——宙斯盾等的最初设想都出自这个部门想。不过它最出名的成果,就是研发了互联网的前身——北美国防指挥军用网。

    冷战中为抵御苏联核导弹的进攻,美军怕几个指挥中心被核弹袭击后导致群龙无首。就设想设计一种可分散联系,没有具体中心的网络。最后这个这个设想不但开花结果,还孕育出了如今已遍布全球,成了20世纪末最伟大的发明的国际互联网。

    能和darpa齐名,克格勃十六局在苏联军工体系中可重要性当然不一般。国内已经明确阿里克塞就是该局最后一任局长,据说他当年还负责苏联许多尖端军工科技的研发,很多武器当时听来就像是天方夜谭,但根据随后流传出的部分消息分析,其中大部分武器不但存在,还很可能已经实用化了。

    杨星上回在南京引爆的那颗常规电磁炸弹,为什么让南京军区如此重视,不惜得罪多个家族也要把公子们一网打尽关起来,就是为了防止泄密。这种武器都是王牌,不能轻易使用。电磁炸弹的原形设计,就来自于阿里克塞掌握的资料。即使没有苏联密档,凭借阿里克塞的记忆,他本人就是一本不可多得活的苏联绝密军工百科全书。因此上方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要让他活着,还有把那些珍贵的档案尽可能一件不落的带回中国。

    得到上方宝剑的杨星自然不敢怠慢,火速把好消息通知了林佳娜他们后,就借着代表团的名义四处联系俄罗斯这边的人员积极准备。他之所以没有马上就跑到乌克兰去连人带货一起运走,是因为来之前,特训教官专门讲过,情报行动中,最忌讳头脑发热冲动行事。越是大行动,越要谋定而后动。电影里007那样到处杀人放火的间谍在现实世界里绝对要被开除。大部分的情报活动都是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国家的情报单位是情报界的铁律。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就能让筹谋多时的行动功败垂成。

    杨星他们准备了这么久的“晨曦”计划,对于这种突发情况早有预案,现在整个计划明显要扩大,在得到最高领导层的关注后,杨星他们就要放手大干。上头同意他们动用整个东欧地区的所有的情报资源,人、财、物都不计代价的投入进来,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到这个时候庞大的情报机器开始发威,杨星也沦落成整次行动的一个小棋子,几天的忙碌后,他就乐得清闲,有空去骚扰一下代表团里几个最出色的军花,顺便等行动的进展。他这次虽然是核心人物,但还轮不到他指挥,他的金钱在这里也意义不大。

    于是除了和美女外,他还抓紧这难得的空隙时间和家里联系。这次俄罗斯之行,出于职业习惯,他不光注意情报行动,还顺便关注有无新的商机。俄罗斯这次虽然因为偿债危机引发金融动乱,连累广大国民积蓄大大缩水。但所谓危险往往孕育着机会,危机未免不是一次很好的打入俄罗斯市场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