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九章 傻了(第1/5页)  都市鉴宝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周夏的收获也不小。

    接下来的几幅画,他就结合着方如建和方雪所讲解的,八大山人的作品细致特征,做出他自己的判断。

    但是,由于没有是用考古鉴定系统帮忙,周夏的鉴定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随后的四幅画中,他只鉴定对了两幅。

    另外两幅,他都鉴定错误了。

    一幅是八大山人的早期作品,《传奇写真册》。

    这幅画真的叫痕迹斑驳,让周夏觉得有些奇怪,虽然年代很到代,但周夏觉得,这幅画和八大山人的风格,还是有些明显差距的,因此,他判定为清中期的八大山人渀品。

    但让他惊讶的是,方如建他们给出的答案,却说这幅画是八大早期的作品。

    这早期是多早呢!

    大概在八大山人四十岁以前都算早期的。

    而且,方如建也说,八大山人早期作品,风格并不算特别成熟,其特点,和后面成熟时期的风格也有些差异。

    倘若不是对八大山人有特别细致深入研究的,是很容易就鉴定失误的。

    就是这幅画,清代道光的大收藏家法良都说这应该是渀品,但也是名家之作。那也是因为,法良也没见过八大山人早期的作品,所以也会判断失误。

    方如建也叫他不要沮丧,并说他能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但周夏有点是猜对了的在八大山人出名之后,他的作品,渀品就相当多。

    方雪还给他普及知识,说是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时候,定香老人在八大画上题识曰:“公赝画满天下”。说明在乾嘉时期八大的假画已充斥市场。

    现如今,这些假画流传下来,已是鱼目混珠,加之近人伪作的,数量更大。

    能见到一件八大山人的真品已经算是相当不容易的。

    周夏最后忍不住,放了个马后炮,让系统给做了个鉴定。

    证明,确实如方如建所说的,这幅画创作于公元1662年,也就是八大山人三十六岁时候的作品。

    这也让周夏对方如建和朱秀芳他们的鉴定水平叹为观止,果然是研究八大山人作品的专家,在这样的鉴定上,基本不会有什么失误的地

    对一个艺术家而言,这样年龄的作品确实算是早期作品。

    这样的早期作品,价值自然很珍贵,对于研究八大山人的艺术之旅,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据方如建讲,据他们所了解到的信息,八大山人早期的作品,一共也就是那么四五幅。

    方雪就说,现在不一样了,还得加上周夏刚刚买到手,不知道又会花落谁家的《杜鹃啼血图》。

    经她提醒方如建这会,也去瞧瞧朱秀芳那边的鉴定做得如何,让他们两人自行交流。

    除了最后的两幅画其他八幅画,方雪都是知道真实结果的。

    她也乐得见到周夏鉴定失误,感觉和她当初犯错都差不多。

    当然,周夏毕竟不是专业,方雪之前没有鉴定错误的,周夏也鉴定失误了。

    就是这幅《鹭石图》,周夏把它当成是八大山人的真迹。

    可事实却是,这幅画是老画没错但却是后人的渀作而且,并不是特别有名的比如万个和张大千的渀作。

    周夏没能鉴定出来也不稀奇。

    每个人对同样一幅画感觉都会不太一样。

    这里面的学问很深,方雪自己尚且需要用心去体会更别说周夏这菜鸟了。

    不过两人相谈倒是甚欢的。

    这时候,方雪也不像在其他人面前,那种比较冰冷的性子,说到她高兴的事物时,她也会异常激动和兴奋,尤其是在周夏鉴定失误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