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二六章 夺碉堡一战平台(第2/3页)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台湾总督费尔堡终于打开城门投降,其实荷兰人在热兰遮城这一战损失很大,原本有两千二百人的守城部队投降时只剩下了不到七百人。

    我和费尔堡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我命人准备了一艘俘获的完好战船送给费尔堡让他带领部下离开台湾。在我和费尔堡谈判的时候我已经命令哈瑞带人在投降的荷兰雇佣兵中间散播投靠我能得到什么好处的信息,自然是希望能多招募一些外国人为我效力,这些佣兵的作战能力都不错,除了贪财和在取胜无望之下会投降之外我还没发现他们别的缺点,运用得当他们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当然要严加控制才行。

    这个小插曲过后跟随费尔堡离开台湾的部下不到二百人,那二百人都是荷兰的正规军,他们和雇佣兵完全不同,不会因为利益舍弃自己的祖国。

    经此一战我不但夺得了宝岛台湾还多了将近八百人的雇佣兵部队,我把这八百人都交给郭怀一率领,郭怀一精通荷兰语且颇有领导才能,让他统率这些夷人是最合适不过。

    接下来就是善后工作,全岛的荷兰兵撤走也需要几天时间,趁这个空挡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处置台湾事务以及马上对郑芝龙的作战计划。

    我宁可率领士兵吃草根树皮野果菜籽也不向岛内老百姓征集一粒粮食的事情不经意间流传出去,这让岛内之民觉得我才是他们的倚靠,不几天功夫就陆续有百姓送来了自家的口粮,有的甚至把黑豆等粗粮都背来送给我,这让我感觉到他们真是淳朴的可爱,其实大军只饿了十多天的肚子根本就不算什么。

    作为回报,我不但按价收购了他们送来的粮食还下令免岛内两年的赋税,如此,大明王朝的统治马上在岛内树立起来一个标尺,参照物就是统治台湾二十多年的红毛鬼,老百姓算是看透好日子已经来了,欢喜的他们像过年一样喜庆。

    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台湾逗留太久,如何安排台湾的事务让我犹豫不决,最后我决定设置台湾为一省,由陈永华任首任巡抚,何廷斌以及军机处的几名参谋留下协助陈永华,这样台湾的官府架构终于有了模样,而陈永华也成为大明王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皇上,岛内虽然经过很多年的开发可开辟之地还是少的可怜,所以臣以为台湾此时宜行屯田制,这样不但可以开垦荒地增加粮食还可以建立有效的管理,臣已经从何大人已经郭大人手中接管了垦荒之民八千余人,但这些远远不够,臣恳请皇上能从内地移民至岛内以增加劳动力。”陈永华虽然被任命为台湾一省的首脑但却没有一点骄傲神色。

    我听了陈永华的话点头不已,“复甫说的有理,朕记下了,另外朕走后会留下战船三十艘,水军六千人,红毛鬼很可能会去而复反,还望复甫严加防范,这座热兰遮城就作为台湾的首府吧!热兰遮太难听以后就叫它台湾城,另外可以在小码头上再筑造一座城池,两座城相互倚靠也就不怕外敌来犯了。”

    据我所知历史上陈永华在台湾做出了很大的成绩,郑成功以及郑经之所以能把台湾经营的那么好泰半是陈永华的功劳,所以我把台湾交给陈永华打理很是放心,加上何廷斌又是一个理财好手,他们二人搭档肯定会把台湾经营的有声有色。

    六月初六大顺之日停驻在台湾的明军开拔赶赴澎湖,然后再经澎湖逼近福建。今天的天气非常好,万里无云,蔚蓝的天空和空泛的海水让人的心境也无限开阔起来。与这好天气相比我则万分担心着福建郑芝龙的动向,两个多月过去了,不知道王得仁胜负如何,不知道郑芝龙有没有进逼长江口,上次运粮船带回的消息是双方虽有交战但却是小打小闹,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难保战势不发生变化。

    这天大军来到澎湖海域附近,用望远镜看过后一切如常,大军随即向福建海港泉州逼近。途中,我和朱由榔研究着他所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