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五章 置内阁总理大臣(第2/3页)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喜欢慈?,你觉得慈?怎么样?”

    “王铎在皇上失踪那段时间跟老奴商量过,老奴当时赞成他的拖延策略,现在嘛!让四皇子监国也是对的,毕竟一个稳定的后方对北伐至关重要,稳定压倒一切嘛!至于大皇子,怎么说呢!老奴觉得他颇有沉稳之气,观棋定性,大皇子将来肯定能有所作为。”张开也不是故意捧朱慈?,在弘光帝的几个儿子中,朱慈?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一个,鲜有同龄孩子的调皮和幼稚,跟一个小大人相仿。

    “朕本来想要册立慈?为太子,可王铎不同意,他说三岁看到老那是戏言,等诸位皇子长成之后,才能看出谁适合担任太子,朕一想,他说的也对,就同意了。”我在和王铎谈过之后才知道,一个皇帝有时候真的不能随心所欲,我喜爱晓爱,而且慈?又有长子的样,可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就是一个当皇帝的苦恼。

    张开在弘光帝不在家的时候,没少跟王铎嘀咕这些事,他也认为贤能的皇子才能接替弘光帝的帝位,现在几个皇子年纪还小,根本没处看去,万一弄出个二世胡亥,那就糟糕了。还有一点张开也考虑到了,弘光帝按照现在的身体状况,没有意外的话,活个六十多岁不成问题,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发生太祖年间的事情,由皇孙接掌帝位,因此后事还长着呢!

    我一大早就来见张开,除了心里想念他之外,还有事情跟他说,“总管,朕想让总管代替朕出去走走,主要是去江南各地,朕去过两次虽然也走走看看,但大多是表面功夫,总管年事以高,朕本不该使总管劳累,可是这个事情,旁人去做朕实在不能相信。”

    张开一听就乐坏了,他的身子骨其实很硬朗,也不希望整天憋在皇宫之中享福,但碍于太监的身份和弘光帝的恩情,张开不可能主动要求出去,闻听弘光帝此言正中下怀,“皇上放心,老奴别的能力没有,但代天巡走还可以,”

    从张开这离开已经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我在用膳前把梁氏兄弟找来了,张开外出“调研”,没有得力的人服侍,我怎么能放心,有这哼哈二将在张开身边,我就安心多了,不知不觉中我真的把对后世亲情的怀念寄托在了张开身上。

    今天我没有上朝,而是在御书房召集亲近大臣商议北伐事宜,前期工作王铎已经跟于显之商量了大概,因为国库充盈,有钱什么事都好办,只是时间上有些吃紧而已,头一个月的战略物资供应肯定会困难些,粮草器械,火炮火药等等都不缺,但运输的时间就不能保证了。

    大致的作战策略已经制订完毕,剩下的除了辎重的充足要保证外,就是主将在战场上的发挥了,那可是斗志斗勇,主将个人的指挥才能占主导地位,外人想干预也没法子干预。

    临近中午的时候,北伐后勤诸事已定,我把这篇揭过去,看看王铎,“朕想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员进行一下调动,爱卿能否给朕参谋一下。”王铎刚才透露出了这样的意思,我觉得也有必要,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当官,时间长了肯定不是好事,根基只会越来越深厚,尤其是南明情况特殊,很多封疆大吏一干就是好几任,这样的情况得改变一下才行。

    “微臣已经拟了一个名单,准备把丁魁楚和丁启睿叔侄从广西调到南京来,王得仁也从福建调回来,路振飞从淮河诸府调回来,由袁继咸调往云贵担任总督,刘肇基调往两广任总督,钱肃乐平调至江西,冒僻疆出任湖广巡抚,阎应元接替路振飞担任淮河诸府巡抚,张煌言仍旧提领浙江,陈永华仍镇台湾,不知皇上以为如何?”王铎在太子之争发生的时候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对官员进行一下调动,像那丁魁楚,自打崇祯朝末年就打理两广事务,在地方上的能量非常大,如果不是他坐镇经年,又怎么会呢!因此南明应该将官员在某地的任期进行规定。

    王铎办事我向来放心,真可谓君臣相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