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最爱她的那个人走了(第1/2页)  花丑人也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母亲和父亲从相识c相知c相恋c相爱,相伴,过了五十年平凡的日子,父亲走了,潇洒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他带走了母亲的欢乐,看着在悲伤中不肯出来的母亲,儿女们的心都快碎了。

    第一节母亲来自大家庭

    母亲的祖籍在天津,后来他的父亲被抓壮丁去了东北,据说是修飞机场,飞机场修好了,外祖父就留在了东北,让外祖母带着一家人跟着迁到了北方的小城,在这个最偏远的地方生活了一辈子。

    外祖父曾有十二个儿女,活下来四个男孩,六个丫头,母亲在女孩儿中排第四,老四从小就是个黄花鱼,溜边的主儿,身体瘦弱,性格内向,从小也不爱说话,姥姥老说她蔫坏的,都叫她:老蔫。

    想象一下,十个孩子那赶上个幼儿园了,大的哭小的叫的,不用说一天的饭就是很愁人的事情,外祖父有点文化,解放前帮雇主做账房先生,还可以维持家用,解放后公私合营了,外祖父当了个负责人,挣得不多,姥姥也帮人缝缝补补,他们俩个辛辛苦苦地养育着一家人。

    外祖母脾气不好,十个孩子有纠纷打在一起,她就拎着鸡毛掸子,让他们都跪在炕梢,集体反省。鸡毛掸子已落下,大的小的哭成,那个壮观,母亲很少犯错,也很少挨打。看情况不好,她就赶紧溜了,那时她的三姐是个女汉子,不管谁挨打她都和外祖母去理论,给她讲道理,多挨不少打,姐妹们老笑话老三,枪打出头鸟,受伤的为什么总是她。

    第二节吃冰棍也能救命

    在母亲十一岁的时候,刚解放不久,五几年的中国那时很穷的,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更何况她家那一大家子人,那时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

    东北有种地方病叫伤寒病的,她连续发烧,又拉又吐的折腾了很多天,本来就瘦弱的身体经不住了,姥姥看她快要不行了。就说“老四,你还想吃点啥?”那时母亲就想吃冰棍,姥姥一寻思这都快死的人了,就这点要求的满足她。就偷着领她自己出去吃冰棍去了,那些孩子都不知道,也不能让他们跟着,你想啊,那一堆都去吃的话,可要了姥姥的命了。

    那时母亲回忆说,三分钱一根的冰棍,也是很贵的,姥姥给她买了十多根,她就坐在二百货的台阶上,吃了一根又一根,吃完了冰棍,奇了怪了,烧退了,也不拉不吐了,她的病好了。

    是吃冰棍治好了她的伤寒病,也救了母亲的一条命。

    第三节采野菜弄丢了妹妹

    三年自然灾害,在最困难的时候,母亲家里的饭都是野菜弄碎了放在玉米面里,在大锅边上贴一圈饼子,孩子们围着姥姥,看她做饭,等着大饼子熟了,分给他们吃。

    有时,姥姥就让三姨领着老四老五去城边上的野地里去挖野菜,回来好贴饼子。每次母亲只要跟着三姨就行,不用操心,三姨就是当领导的材料,会给妹妹们照顾得很好。

    那次三姨不在家,姥姥让母亲领着妹妹去了,野地里花很多,野菜不很多,人们都来挖野菜,粮食供应不上,城里人的日子也很难过,野菜长的还是很快,只要用心挖,总是有的。

    母亲挖着挖着,妹妹不见了。喊了半天,找了半天的,母亲急的疯了,赶紧往回家跑。“娘,五妹不见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跟姥姥说。

    马上叫上家里的所有人,可城里分头去找,姥爷追到车站时,在汽车站里找到了老五。

    原来挖野菜时,她看见一只蝴蝶,就开始追蝴蝶,不知不觉就跑到了人多的路上,这时一个老头看见了,就用糖果哄她“小姑娘,给你糖吃。”“甜吧,跟我走老有糖吃。”于是,几岁的孩子就跟着老头走了。

    如果不是找的及时,估计她也被人贩子给拐走了,卖掉了。

    回家的母亲,遭到了一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