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莲花山还愿(二)(第1/4页)  大宋闲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此书是架空历史系列的,所以与真实历史有区别。天气转冷,大家注意保暖哦。

    ——以下正文——

    第三章莲花山还愿(二)!

    商郡因为屹立商水河畔而知名,商水原名殷水,由于当今圣上为避父讳(赵弘殷),改名为商水。唐皇泰元年更是是将阳城,新野合并于商郡。

    商郡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其中玉米,棉花,小麦,烟叶为盛,另外由于沙颍河、汾河、清水河等缘故,此地畜牧养殖也是在在上蔡县,淮阳县之中名类前茅。

    赵臻与赵氏所在黄牛车中,远处有着低飞鹳在成群结队地翻飞,最后化作一团乌云似得,往汾河去了。

    板车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总有不少的牛头车贩子停在新野县城外的桥边,等待着回乡远行的人,最后总能收到不少的铜子。

    “娘亲你把那本国史给我看看。”

    “你又不识得字、、”说着赵氏还是把书从怀里拿了出来。

    赵臻拿着书起先无聊地扇了扇风,接着,拿着书胡乱地翻了翻,一副意兴阑珊的模样,赵氏看了一眼自己孩儿,便是闭上眼睛养神去了。

    看到母亲没有关注自己,赵臻赶忙翻开书本。

    等到牛车行到姚乡集时,天空出现了一轮黄灿灿的夕阳把远方的一切照的金黄一片,像是田里麦穗,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赵臻从书中抬起头,长长叹了一口气。他脸上看不出喜忧,最后趋向于沉重:这个世界的历史和他原来世界的历史大相径庭,只是人名和地理有了若有若无的区别,比如,汉高祖刘邦,变成一名名叫刘进之人,自刎乌江的楚霸王,竟是饮鸠酒自杀,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刘邦当了皇帝,项羽成王败寇,再往后的三国,西晋东晋、、、、也是如前者一样。历史的车辙没有偏移,偏移的只是驾车的人。

    想到这里,赵臻不由得舒了口气,要是这个世界,不考诗经书经什么的,而是考他听都没听说过的鬼东西,那自己穿越过来怎么装逼?赵臻相信,既然上天给了自己命运这样的安排,定是有他的用意的,要是自己平平淡淡得度过了这一生,史书记载:赵臻,河南商郡人也,生害癫痫,六岁乃痊,性静志平,乡试多年不中,郁郁平生,岁末乃卒。那就真妄此生了。

    收起心思,便是见着一座巨大的黑影投掷了下来,仿佛天宇瞬间倾塌,而此时赵氏也醒了过来,望着远处的大山,巍巍然挡住了太阳,莲花山到了!赵母便是招呼着赵臻下了黄牛车。

    与此同时,便听见身后蹬蹬的马蹄声,掀起一层风尘。传来一个嚣张至极的声音:“前边,别挡着我家老爷上山祈愿,识相的速速滚开!”

    一个头戴小帽青衣小厮,手里憋着一根马鞭,腰间揣着一根哨棒,踏着八字步走着过来了。

    而在马车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不得无礼!”

    赵氏赶忙拉着赵臻站在路边,低着头没说话,等马车行至山下,便是停了,过一会儿,马车被揭开,里面走出来一个络腮大汉,那大汉手中架着一个童子,和赵臻一样大小。

    接着又是一声轻咳,马车里面伸出一只带着佛链的手,帘子高高的隆起,出了一个圆圆鼓鼓的肚子,短须,大概五十有余,身着圆领长袍,头戴东坡巾,动作起伏间,透露着一股不凡的气势。

    那小孩子下来以后,对着赵臻远远笑了一下,赵臻挥了挥手,那大肚男人对着赵氏二人打量一番,便是瞟了一眼身旁络腮大汉,那大汉领悟赶忙架起那童子,往山上去了。

    赵氏带着赵臻走在山间的小径,一步一步往上走,赵氏担心赵臻刚刚痊愈,体力吃不消,说道:“儿啊,再加把劲,为娘知道你体力不支,可是这般停下来,可就是对菩萨不敬!我们既是来还愿的,便是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