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若一朝国将不国!(第1/4页)  大宋闲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若一朝国将不国!

    ——以下正文——

    李可为突然大声道:“停云诗社、江南春的发起人廖思筠?”他抱着书的手一抖,十分激动大声吟唱道:“春风吹绿柳波愁,湖光月色处子和。若问今夕是何夕,不叫天上下香油。”

    “听说这首诗还得到知府大人的称赞,称之为‘扶苏才子’!”

    “廖思筠?廖思筠,不就是我上次去得那件书馆那一诗集册子、开页还有这人的前言!”赵臻心里想着。“这停云诗社又是什么回事?”

    潘岁安抬着下巴,摆出一副倨傲的神情:“要不是说你们这些外地学子乡巴佬呢?这停云诗社是廖思筠创立的,在商郡,甚至在开封城都有几分名气,很多才子书生都想在这诗册上留下一头!”

    那什么江南春的诗集,赵臻看过,平平凡凡的,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就是一些离别答送,桃红柳绿,儿女伤情的调调,多多有些文人苦吟,没愁说愁的假情态!

    赵臻没打算继续听下去了,站起身来,扭了扭屁股,晃了晃胳膊,便是继续抄写。

    潘荫育的千字文疑难杂处,暗引,明引都有标注,甚至引申,典故都写在一侧,所以学习起来方便极了。赵臻停下毛笔,翻了翻书册的后面,发现其中用蝇头小字记录了不少的读书笔记和见解,赵臻翻了翻,有的位置都被写满了,还有另外腾一张纸出来,另外写上。

    赵臻不由得感叹,这潘荫育,潘秀才之名还真不是盖的,这要是抄写下去,可是到何年何月啊?赵臻沉思了一会儿,便是决定不再抄写,这样的工作完全没意义,自己要是花几天的功夫全身心抄写,是有可能完全抄录下来,可是舍友王尧臣根本就没办法继续学习,而且说不定潘荫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收了回去!

    背!

    这是赵臻的办法!

    号舍中还在继续谈论着廖思筠大才子怎么追求慕容芊芊,其中发生些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说到情深意处,就连杜涛,李可为都是满口称善,一方面感叹着廖思筠才华横溢,痴情用功,一方面又为慕容芊芊知书达理,冰雪聪明所折服。

    赵臻向王尧臣使了眼色,二人便是离了号舍,捧着书往屋外去了。

    “尧臣,等会我把今日白天先生讲得内容再解释一遍给你,然后你就把你的书拿回去,我笔记是抄不完的,所以只能靠背了!”

    “行,那先生的书你还要用吗?”

    “不用了,我先把我书上的笔记背下来,你先看你的书吧!到时候咱们在换过来就是了!”

    两人并肩而行,往大门走去。廊道,树林,假山,竹林都已是漆黑一片,很少有人在御林道上出现,有的话,要么就是打水的童子,还有便是着着急急往茅舍去的。早日喧闹的书院,此刻一片宁静。

    赵臻和王尧臣出了二门,往大门去,因为据王尧臣而言,大门的灯笼光照要强一些,而且蜡烛会有斋夫半夜起来置换和继续点亮,一直会持续一晚,直到早上寅时。先前赵臻来的夜晚,不就是在大门口遇见的王尧臣的吗?那小子当时正蹲在地上看书!

    廊道两边是没有烛光的,斋夫,门子还有外出拉便便的童子都是自带一杆灯笼。走在这一条由二门通往大门的主轴路称之为“御林道”,至于为什么,赵臻也不知道。

    而就在这时,从东边的墙角传来一阵哼哼哈哈的声响,赵臻疑惑地看了一眼王尧臣,王尧臣的表情却是比自己平静多了。

    “尧臣,你知道是谁?这声音怎么有些熟悉?”

    “嘿嘿,还能是谁?当然是混世魔王曹直呢!”王尧臣摊了摊手。“赵臻你别过去啊,那小子一到晚上犯癫症,小心他传染给你!”

    传染给我?早一两个月还不一定谁传给谁?赵臻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