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画绝 文绝 痴绝(第1/2页)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白突然用歌声将吴道子和顾恺之震得晕头转向,手足失措,只要乘胜追击,必定可以打败他们。

    不过,每次遇上新的对手,只要对方有一技之长,他都不会急着打败对手,而是慢慢跟对方游斗,趁机用神识天赋窃取对方的技能和相关信息。

    此时,他先将吴道子的技能窃取到手,再集中精力将顾恺之缠住,尽量多点肢体上的接触。

    根据华夏历史的记载,顾恺之是无锡人,绘画方面的功底都非常深厚,擅长写诗赋和书法,尤其擅长画画。

    他对于人像c佛像c山水等事物,都非常精通,被人称为三绝,分别是画绝c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在自然风景的熏陶,以及晋朝文人雅士风格的影响下,使得他对山水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会。

    有人曾经问他会稽山川的美貌,他用“千岩竞秀c万壑争流”等词汇,描绘了会稽山川的壮丽和秀美。

    在当时,对于风景美感的体验,不只是顾恺之一人,但把主观的体验转化成山水画的创造,他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主要注重于传神,他的绘画风格为华夏的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斫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最突出的代表作。

    斫琴图是宋代争先模仿的范本之一,又叫做女史箴图,原来是清代皇宫中的珍藏品,但在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落到了外国人的手中。

    这幅画虽然没有洛神赋图那样有名,也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在绘画的风格上可以说是非常奇特的。

    此图是根据西晋政治家c家张华的女史箴来进行描绘,主要是赞扬了各代圣女的高尚品德和主要事迹,来告诫宫中的妇女要遵守礼节,注意自己道德的修养。

    这个观念也一直影响到民间,使得民间女子同样按照女史箴上面的规范,来要求自己。

    该作品根据文章的段落内容来分段进行创作,跟现在的连环画有点相似,而且非常注重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

    后来,人们把这种素净恬淡的线条,不加任何色彩的画法,称之为“白描”,也称为绘画的基本功。

    女史箴图大部分是描写人物的特征和形象,单单在第三段的时候有山水画的影子,里面的山石占据了很大的一个篇幅。山间中有雉鸡在跳跃,有树丛的颜色点缀。

    在作画的画法上面,山的形势不断重叠,笔法中山的形状有很大的变化,比起以往所画的山形画,又有很大的进步。

    这幅画虽然没有脱离以人物为主题,但是能看出它想要挣脱的痕迹。

    同时,它也表现出东晋时期山水画的绘画特征,探索的状态虽然还只是初始的阶段,却又是山水画形成的很重要的阶段。

    同样,它也表现出顾恺之对山水画的绘画水平,以及在人物画中山水画的发展趋势。

    顾恺之的人物画中的山水画的趋势,最明显是他所画的诗人谢鲲,用石头和泉水来表现出人物独特的形象和性格。

    这个特点,可能是一种很弱的暗示,却有很深的意味,能从中表现出如何把人物画与山水画进行融合,从而让画家从人物形象向山水观点推移,最终形成独立的山水画。

    至于洛神赋图,造诣更高,是华夏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此画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描写了一段主人公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

    它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用曲折又分明的情节,来逐渐描绘出主人公与洛水大神的真诚纯真的唯美爱情故事。

    展开画卷,可以看到主人公站在岸边,表情十分凝重,一双眼睛痴痴地望着洛神。

    洛神梳着云髻,衣带随风飘扬,让她有一种宛如天仙的感觉。画中的洛神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