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心佛(二)(第1/3页)  光阴收容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尧顿了一下,说道:“您现在可以开始了。”

    寒拾点点头,开口道:“贫僧是在六岁时便已入空门,算起来,至今已是十八个年头。”

    心中一震,唐尧失声道:“六岁?”

    “没错。”寒拾看向了唐尧,“有什么问题吗?”

    唐尧连忙摆手:“没,没有。”

    寒拾笑着戳破:“我明白施主在想些什么。”

    “你是在想,为什么贫僧在那么小的年纪就进了寺庙,入了空门。”

    唐尧尴尬地憨笑了笑。

    “嘿嘿……”

    “贫僧从小便在寺中长大,所以,入了佛门也是理所应当。”

    寒拾对此并不在意。

    唐尧定了定神,终于还是问道:“那您就从来都没有想过,寺庙外面的世界可能会比寺庙里更好吗?”

    看着寒拾,唐尧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了话。

    “对不起啊,大师,我不是故意的。”

    寒拾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阿弥陀佛,佛在心中,只有佛心不坚的僧人,才会在意施主刚才所说的话。”

    “寺里寺外,于我而言并没有太大区别。寺外繁华,寺里繁花。两端纵使有别,却也各有妙趣。”

    唐尧好奇地问:“繁花?寺中也有花团锦簇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寒拾提醒道:“施主莫非是忘记了这句诗?”

    这是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尧从小背到大的。

    “知道知道。曲径通幽,脍炙人口,又怎么可能没听过?。”

    寒拾便接着自述起自己曾经的故事来,唐尧也没再打扰,就只是静静地听着。

    禅有禅道,佛有佛法,六祖参禅,始于少年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方少年,心如白纸,是最易漂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唐尧由此更加后悔起自己方才说出口的话来。

    寒拾是现代高僧,入寺十八年,心志之坚,非是常人之所能及,佛心是耳濡目染,朝闻暮遵的诚心诚意。若是能被三言两语就轻松影响得了的,又怎能说是衷心的空门弟子?

    “大师今时今日能有这样的成果,不是天成,而是自修。”这是唐尧的最真切的念头。

    六岁为僧,从此不问红尘。

    听起来可能陈旧可笑,但试问,又有谁敢说自己能够承受这样的人生呢?

    寒拾也曾经是一个翩翩少年,幼小的年华里,也许也曾有过一点点别样的颜色。

    一朝落发成僧。

    香炉轻烟袅袅,佛像宝相庄严。

    他其实也是有过俗名的,出于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曲维。

    这就是他当年的,如今早已无人知晓的姓名。

    已是遗弃,或者说,是抛下。

    寻常名字,代表的是同世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放弃姓名,改称法号,这是为僧者一种隔离尘世的意识。

    虽然唐尧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理解不了寒拾的思想,理解不了这一类人的思想。

    可是这却并不妨碍他对他们的尊敬。

    现代社会,寺庙这种历史产物早就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潮流,在唐尧的印象里,古寺往往都是那种幽深的,高远的形象。

    大多还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形象。

    少林寺,灵鹫寺,等等等等。

    心思扯远了,唐尧收敛心神,在寒拾面前,他就像是一个听禅的人,虔诚而又敬重。

    虽说寒拾只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可唐尧却生生听出了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