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十一章 斗蛇(第2/3页)  游子高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其实从古至今,无数改天换地的英雄人物,都是马上指挥千军,横扫天下,纸端挥毫泼墨,下笔如有神!此类人物可谓比比皆是,不足为奇!可黄巢这首诗写的究竟如何呢?有人说黄巢这首诗之所以令人称道,最为高绝独到之处,就在于以菊花喻广大的劳苦大众,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呵呵,以区区在下看来,此论断未免过于主观,过于浪漫了吧!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a treeknownits fruit’,意思是:观其果而知其树,观其行而知其人。换句话说,看一个人怎样,不是看他说的如何漂亮,而是要看他究竟是怎样做的。如果我们细查黄巢在中国历史上的所作所为,特别是他对广大劳苦大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就绝不会再把那张‘同情最底层劳动人民的黄金面具’,贴在他那张沾满八百万劳动人民的血肉,冷酷肮脏而又丑陋不堪的嘴脸上!”

    教室里鸦雀无声!

    “那么,这个菊花在这里究竟代指的是谁呢?”高求把小手一背,扫了蛇男一眼,道,“吾以为,菊花在这里代指的正是他黄巢本人,正是代指以他黄氏家族为代表的、掌握巨大金钱财富的新兴地主阶级。理由有三:

    其一,黄巢本人姓黄,而菊花又以黄菊为首,‘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以及他若干年后所题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都是直接点出黄巢所钟爱的正是黄菊,故吾以为黄巢即黄菊,黄菊即黄巢也……

    其二,唐朝末年,尽管科举制度已经相对完备,但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世家仍然是政治舞台上的绝对主角,作为地主阶级当中的一员,黄巢深知,尽管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可是在世家大族面前,他们不过是有了几个臭钱的暴发户。随便哪个世家子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们踩在脚下,甚至当作一只臭虫、蚂蚁,狠狠地践踏,轻轻地碾死!

    所以,他不平,他愤恨,他要抗争,要公平,要改变命运,而本诗中所流露出的要让菊花与桃花、李花同台竞艳的想法,更是表达了他誓与世家子弟同场争锋,一较高下的政治野心!有人竟然以此为凭,说黄巢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是一种完全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哈哈哈,对于能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非常遗憾地说,真的足够——roandic(浪漫),不过也确实足够的幼稚——加愚蠢!

    其三,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一点,一个视人命如草芥,视百姓为猪狗,杀人如麻,荒淫无道,自私自利,卑劣无耻的小人、奸贼、豺狼,又怎会把劳苦大众的疾苦放在心头?又怎会为天下苍生抛头颅、洒热血,又怎会把他最为挚爱的菊花,比作在他心目中连猪狗都不如的那些可怜可叹的劳苦大众呢?最令人可悲的是,竟然有人可笑地跳出来为其摇旗纳喊,抹粉涂脂,殊不知却恰恰让人看清了黄巢之流,那阳奉阴违、欺世盗名、祸国殃民的狼子野心!

    至于黄巢到底是农民起义军领袖,还是杀人恶魔?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困难。

    首先,要弄清‘起义’二字。所谓‘起义’就是‘仗义起兵’,是一种符含‘义’的行为,而绝不是凡‘起’就为‘义’。如果凡是持家伙上阵与政府对抗就算起义,那么盗贼、械斗、兵变、民变乃至今天的恐怖袭击岂不都可以称为起义?他们是不是都要称为义军?可见他们不是,是什么?是匪患,是逆贼!他们与农民起义军有着本质的区别。

    农民起义,首先起义的队伍主要应该由农民组成;其次,起义队伍的首领应该是农民,或者至少是出身农民;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起义的口号要符合农民的愿望,义军领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如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