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文水文会(第1/2页)  异界气运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了,下课罢。”

    握着书卷的青衫夫子,终于微笑着说出了这句话。话音落下,底下一众心浮气躁的孩子,纷纷放下了手里的书本,齐齐站起身,朝着先生行了一礼。虽然小手小脚的,还十分笨拙,却已经能看出有颓败已久的周礼的影子。但一礼之后,又一下没了正行,吵吵嚷嚷地从正门挤了出去。

    那青衫的夫子也只是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合起了手上的书卷,放在了台上。然后背着手一张一张小桌子地转了过去,凡是看见有纸张落地,墨迹落桌的,就挥一挥衣袖,带起一阵微风,纸张便飞回了桌上,墨迹也被吹开了。转悠了一圈之后,确定再没什么遗漏了,他才坐回了自己的那张椅上,重新翻看起了那一卷书册。

    微雪细细落下,地上反射起的微弱光芒,照亮了他手上书本的背面,上面有两个笔锋苍劲,宛若惊鸿的小字。

    《论语》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缩影。

    并不只是他,此时此刻在鲁国故地的数百座邑城,乃至更多的数千数万的村落中,也许都有着一个或背着手,或跪于席的夫子,手上握着一卷万言《论语》在细细研读。世人对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呼,即为儒生,是为当今天下百家之一儒道门下弟子。

    儒道先师孔圣,于三百年前立下儒道道统,暮年证得一身八境大宗师圆满的修为,放眼那时天下,也仅仅是输于那挥手紫气三万里的玄门老祖。可惜那孔圣成道之时,正当周室失德,帝国衰落,与一众诸侯背心离德,所倡周礼为天下不容,正是大乱开始之时。也正是在这大乱开始之时,玄门老祖骑牛出关外,儒道先师老死鲁国。

    若是换到现在,不说你八境大宗师和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九境,便是个不出凡俗的四境五境强者,怎么也不该早早的七十三岁就去了。

    再后来,双圣一走一亡的之后,便是那真正的大争之世。数十年前的春秋大战,也只是大争之世的一部分。世人只叹春秋一场大战,灭了多少诸侯,死了多少万人,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春秋大战之前,又有多少周帝册封的诸侯被人侵灭。只这东方一地,齐鲁两国便交战了数百年,期间波及周围伯国侯国十几个,直到那周室当真的衰微了,春秋大战起了,鲁国才是被那世人尊称东天帝的齐国灭了。

    可灭了鲁又怎么样?周未亡!而周礼在鲁!儒道在鲁!

    便是雄兵数十万的东齐,在兵临鲁国都城之下,相隔数十里看见城内冲天而起的文气,面对还剩近半的儒道七十二宗师,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放过了鲁国的宗庙,保全了鲁国的宗室。而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儒道传承百年间还活着的七十二宗师,都将归属东齐统辖,职责便是推广儒道,教化鲁地。

    细细算来,已有十年了吧。青衫夫子摸了摸自己的后颈,心里不由自主地想到。儒道的功法和后来兴起的百家功法不同,和同一时期出现的玄门功法倒有些类似,对修习者的入门要求极高,熟读经义都只是基础,而且同样的基础牢固扎实,进境的速度就不是那么迅猛了。与霸道的兵家,纵横家,诡谲的阴阳家相比,差的太多了。

    摇了摇头,他又把心思用在了眼前的经典上。一本《论语》就是儒道入门的基础,不管接下来是要修坐忘心怀境,还是习六艺韬晦,又或者学学那律令真言,都是不得不读的。

    青衫夫子才刚看了几眼,正要翻过泰伯篇,忽然察觉到了什么,眼角的余光看见了一道黑影正踉跄着走进学府的大门,便马上闭上眼睛,双手依旧捧着那本《论语》,好似看书睡着一般。及至那黑影近了,拔出了腰间的软剑,斩开这飘飞的微雪,才双手一合书本,睁目张口,舌绽莲花,一股古怪的音节从他口中吐了出来,仿若雷霆炸裂,又好似九霄龙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