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我很想知道,当初你为何不查明事情的真相,就妄下结论?”
冉曦妈妈解释说,当时自己遭受重大的打击,怪怨命运对自己不公,于是想要报复,正好看到冉曦的日记,就发生了之前的事。
思辰苦笑了一下,“你家庭变故带来的恶果,却要我一个不相干的人去尝,这是什么道理!家长,你懂得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吗?”
冉曦妈妈没有说话。
“我给冉曦的回信你可曾看过?”
冉曦妈妈说:“看过。”
“那你难道没有看出我是在一心教育冉曦吗?”
“回信确实是这么说的,但是,那时心里还是心存疑虑,总觉得女儿心智还不成熟,不可能主动去追求她的老师。于是我看到信里c微信聊天记录里c冉曦的日记里的那些话就都显示着你的问题。”
“当你认为我在诱骗冉曦的时候,为什么不先到学校来和我了解下情况呢?为什么不能等拿到切实的证据再去采取你所谓的维权措施呢?像你这样,最后,自己也没能证明什么,反而对别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自己的女儿从此一段时间内也将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你该如何补偿?”
冉曦妈妈此刻心里只有懊悔。
思辰却还没有要放过她的意思,“假如换做你是我,在你遇到自己的权益无故受到损害的时候,还不得想尽一切办法去整别人?可是,如今的我该如何去把那些曾经属于自己的荣誉追回来?”思辰说着,仰天长叹。
冉曦妈妈是没办法理解思辰的痛苦的。
如今的舆论倒向家长和社会,一有什么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利的风声放出来,舆论就会一边倒地谴责教师和学校,很少会有兴趣和耐心去听教师的诉说。只有谩骂和谴责教师的新闻才能迎合吃瓜群众的口味,才是有价值的新闻。但是教师有什么权益受到损害,却很难得到社会的同情。大家会认为那是无关痛痒的事,谁让你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你就应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思辰说:“我最后再问你一个问题,假如冉曦最后没在网上公布我们的谈话内容,网民也没有攻击她,你会站出来吗?”
冉曦妈妈没有说话。
思辰苦笑了一下,离开了。
网民们在看到一个热点事件时,往往缺少自己的主见。他们没有能力去对事件做深入地了解,所以,对事件的分析只能局限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部分。当思辰诱骗少女的风声放出来时,大家不去深入了解事件的真相,就知道一味跟风谩骂,发泄积压在自己心中多年的对教师的不满。当冉曦将自己的隐私公布在网上之后,又开始一边倒地认为思辰是个好老师,但事实上他们也只是在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部分做了主观的分析而已。
但真相一出,这件新闻也就立刻失去了它对大众的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教育局恢复了思辰应有的荣誉,并对思辰表达了鼓励和安慰。学校也赶紧恢复了思辰的一切教学工作。
之前还在幸灾乐祸的叶心此刻最是无法面对思辰。她每天在路上遇到思辰,就赶快躲开,只要思辰在办公室,她就不敢再进去了。后来,为了不和思辰见面,她索性把一切事情都拿回宿舍去处理。
林正很不能理解叶心的做法,他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叶心只能一味地摇头说没事。
当别人都在误解他的时候,思辰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委屈。但真相终于大白之后,思辰却并没有感觉有多温暖,他反而有些难过。
思辰在班里开了一节名为“做理性的人”的主题班会。他搜集到了前段时间网上有关自己的各种负面报道及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他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述。他说:“大家都拥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