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四(第2/4页)  我不是潘金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往往不是告状的起因,而是闯了大会堂,酿成了政治事故。如果她告状成立,我们被追究倒情有可原;现在告状不成立了,我们又被追究了,不是更冤了?”

    王公道这才明白郑重的意思。但他带着法院十几个人在北京找了十来天,北京的大街小巷、地上地下都找遍了,也没找见李雪莲;不但没找见李雪莲,连她的线索,一丝也没摸到。北京这么大,找一个人是容易的?但郑重不管找人容易不容易,严肃地说:

    “赶紧找到她,告诉她前夫死了,这事才算结束。”

    王公道这时又犯愁:

    “就算找到她,你说秦玉河死了,她也未必信呀,以为是诈她呢。”

    郑重也觉得这话有道理,这才想出将李雪莲和秦玉河的儿子秦有才送到北京的主意。别人说秦玉河死了,李雪莲未必信;儿子说他爹死了,李雪莲该信了吧?给王公道打完电话,郑重又给在北京的县公安局长打了一个电话。公安局长带着几十名警察,在大会堂四周,北京警力撒的网之外,又撒了一层网。这网也已经撒了十来天了,也同样一无所获。郑重在电话里,除了将秦玉河已经死了的消息通报给他,也像要求王公道一样,严厉要求公安局长,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最后几天,拉紧这网,不能让李雪莲冲击大会堂。这时让她冲进大会堂,我们跟着受处理,更受了不白之冤。同时告诫公安局长,越到后面,大家越容易麻痹;但出事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半个月前,李雪莲从村里跑出去,就是公安系统的人麻痹大意造成的;但那是在村里,现在是在北京,性质完全不同,再不能麻痹大意了。公安局长也在电话里唯唯连声。

    为了赶时间,李雪莲和秦玉河的儿子秦有才,是法院用警车连夜送到北京的。王公道见到秦有才没说什么,但送秦有才来北京的法院一个副院长,告诉王公道一件事:原来在王公道率领法院十几个人在北京追寻李雪莲的同时,县长郑重又派公安局长带了几十名警察也赶到北京,也在追寻李雪莲;前几天法院系统的人不知道,这些天见公安局好些人不见了,信儿才慢慢透了出来。王公道听后大吃一惊,一方面觉得县长郑重不是东西,同时往北京派两股人,事先不让他知道,明摆着是不信任法院系统的人,也不信任王公道;同时也感到宽慰,万一没抓到李雪莲,李雪莲闯了大会堂,责任就不是法院系统一方的,公安系统的人,也得承担一半责任。公安局派的人多,法院派的人少,公安局承担的责任该占大头才是。公安局几十个人,在北京的吃喝拉撒,花费可比法院系统多出好几倍。虽然县长郑重把秦有才送来了,但王公道对寻找到李雪莲,并没抱多大信心。同时,再有三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要闭幕了;哪怕寻不到李雪莲,只要李雪莲三天不出事,大家也能平安过关。但他没把这心思告诉他的部下,仍像郑重严厉要求他一样,他也严厉要求十几名部下;十多天前他带来十四个人;八天前有两人生病了,现在也好了;加上又来了一个副院长,一个司机,连同王公道,共十七个人,也算兵强马壮;郑重严厉要求大家,一定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之前,抓到李雪莲;如果李雪莲在这三天出了事,他一定不会手软;在他被撤职之前,全把他们开除公职。虽然他也就是这么说说,但他的部下见他声色俱厉,反倒当了真。大家搜寻起李雪莲,比过去十多天更卖力了。大家也是想着再有三天,事情就结束了,别在最后关头再出纰漏;十多天没出事,最后关头出了事;驴没偷着,拔驴桩出了事;责任追究下来,反倒更冤了。王公道没指望能抓住李雪莲,但因为大家更加卖力,该去的地方,本来三天去一趟,现在改成了一天去两趟,没想到两天之后,就在岳各庄农贸市场,把李雪莲抓住了。严格说起来,这也不能叫抓到,无非大家和李雪莲,阴差阳错,在岳各庄巧遇了。或者,这个巧遇,和王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