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谋财(第1/4页)  明末布衣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先生,我看这田地之中这么多种植桑树的?”李逸忍住浑身酸痛,指着窗外的田野中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自从隆庆开关之后海路大开,丝绸的销路一直就很好,加上一条鞭法制定之后,百姓以白银代替谷物缴纳税粮,这就导致现在是丝贵粮贱,蒙城县水路通畅,沿涡水而下数日可达苏杭,故而这种桑养蚕之风从苏杭一带刮到了这里。”吴为分析道。

    “哦,原来已经开始玩经济作物了,不过闯贼一来丝绸再多不能当饭吃,乱世之中粮食贵比黄金啊。”李逸一听感慨万千,此时的明朝已经发展出了相当完善的商品经济,如果没有外力干扰,很难预料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蒙城县还能做到一半粮一半桑,我听人说苏杭一带已经是九分桑一分粮了,整个苏杭地区都靠着湖广的粮食养着,一到秋收时节,粮船沿长江而下络绎不绝。不过真要战事一开,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吴为颇为惋惜的说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言不虚啊。”李逸拉下车上窗帘后说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世道艰难还需要大人这样的官员为百姓谋福祉。”吴为拍起马屁来也是毫不含糊。

    “万事还要从头开始,我们今天就要到达太平镇,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吧。”李逸想到这里也是一阵萧索,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探案人员,想破这案子还是很有难度,可再有难度也想试一下,要不然总会心有不甘。

    太平镇的乡绅听说县太爷要过来,早就准备好了接风的酒席,陪着本地的乡绅吃完了午饭,李逸推脱不胜酒力,下午在驿馆内休息,谢绝一切拜访换上便衣,带上吴为和罗明一起到案发当地去一探究竟。

    三人首先来到了杨河的老宅,远远望去杨家老宅气势不凡,明显高出周围那些低矮房屋几个档次,走进一看却是大门紧闭,一问左右得知杨江又不知去哪里鬼混了,此刻并不在府中。

    根据杨陈氏的口供,那日杨河早早出门前往渡口,那么此处绝对不会是案发现场,李逸一行人没有做过多停留,而第二站则是来到了姚波的家中。相比于杨河家中的高楼大屋,姚波的家就显的颇为寒酸,只有小小的一间房子,周围也是普通的庄户人家,如果当日杨河先行过来找姚波,而被姚波杀害在自己家中,那绝对逃不了左右邻居的眼睛,由此推断此处应该也不是作案地点。

    李逸一行人正要离去,发现姚波家门口蹲坐着一妇人,目光呆滞,口中自言自语,仔细一听发现反反复复说着:“我儿不会杀人,我儿不会杀人。”

    不一会儿从屋内走出一老头,浑身佝偻,头发花白,替那疯妇人擦去嘴角涎水,扶着那妇人进屋。

    罗明对李逸介绍说这妇人正是姚波的母亲,姚波一出事母亲首先受不了打击一下就疯了,家中只剩下一个父亲苦苦支撑。想想确实打击太大,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前程似锦,可转眼间就变成杀人犯,此刻正在牢里面等着杀头,搁谁谁也受不了这打击。

    李逸看到这人间惨剧,当下对自己说道哪怕不为扳倒吴仁建只为还这人间一个公道也要把这案子给破了,对罗明说道:“去渡口看看。”

    三人一路步行来到渡口处,李逸刚好看到一艘渡船停在岸边,船上一个艄公正在船上晒太阳。

    三人走到渡口边,那艄公还以为有生意上门,立刻爬起来对那三人招呼道:“三位可是要乘船?”

    “哦,正是,我等到此一游,刚好想看一看这江上的风景。”李逸随便编了一个理由。

    “你站好了,江边风大,小心别掉江里面,这水可够凉的。”船家见三人上船后招呼道。

    “船家,我听说此地发生过一次命案,有一个秀才老爷被杀了,有这回事吗?”船到江中,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