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还是马革裹尸还。(第5/9页)  我的东海我的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英军每次都是无故撤退,导致战略全线崩盘,平满纳围歼日军的计划破产。中国因为英国的撤退损失惨重。中队入缅作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

    检阅新38师时,张军长吃惊地看到新38师官兵军容鼎盛,在抽查的实弹练习和比试中都是全军第一,这是军中最强的一支部队,张军长决定派新38师作为先锋率先开赴缅甸打头阵!

    1942年3月27日,新38师勇士们分乘350辆汽车,雄纠纠c气昂昂地踏上了入缅征途。

    中国远征军总参谋长史迪威曾这样对蒋委员长说:“缅甸,对中国的重要性大于英国,英国可以失去缅甸,而中国不可。英国欲守缅甸,实为保卫印度。中国失去缅甸,则与世界的交通路线中断。”

    中队到缅甸后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英军根本不配合抵抗日军。

    新38师到达缅甸前,戴安澜的第200师已于3月19日开赴缅甸要塞同古,与英军换防。第200师与在日军第55师团优势兵力攻击下,加上第5飞行师团的空中支援,小小的同古城日军竟久攻不下。日军第15军司令饭田祥二大为光火:“皇军的武威在同古城受到了极大挑战,令皇军蒙受耻辱!”

    28日,日军出动20多架飞机,对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并使用了毒气弹。第200师孤军奋战10天,精疲力竭,而援军迟迟不至,终在30日凌晨,在枪炮声的掩护下,乘着浓雾,悄悄撤出同古城。这一役以撤退告终,却令日军付出沉了重代价。天亮后,第55c第56师集中全力,发起总攻,却发现同古已是一座空城,搜遍全城没有抓到一个俘虏,也没有找到一个伤兵。饭田祥二来到同古,看到尸体忱藉,虽然是战场上的对手,却十分赞赏中队之英勇,他下令安葬了阵亡中国官兵,并立下墓碑“支那勇士之墓”。

    随着同古要塞的失守,缅甸作战前景堪忧

    史迪威尤为气恼,一面抱怨英缅军抵抗不力,一面向蒋委员长抱怨,中队前线指挥官,没有依他的计划进行,更不听他的指挥,这样下去他只能向罗斯福总统抗议。

    这一招,点中了委员长的死穴,因为美国源源不断的援助刚刚开始。为缓和这矛盾,1942年4月蒋介石令温和派的罗卓英接替未到任的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就这样,原来就有史迪威和杜聿明(别看杜聿明是副总司令,可黄埔嫡系的一大特点就是直接请示汇报委员长)两个娘的中国远征军又多了一个娘。

    依照原作战计划,整个缅甸的战斗形势是:左翼为第6军c当面之敌为日军的第18师团,正面为第5军,当面之敌为日军第33师团,新38师在曼德勒,有策应东西之任务。

    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和英军第一军团长斯利姆向中国远征军承诺,保证守住自己的防线,负责的右翼安全。

    没想到是英国人说一套做一套,说是中英盟军,英军对既没情报,也没物资。日本人还没有打到,英军就象兔子一样跑掉了,更不要谈防守了。更过份的是,英军还将即将驻守的地方烧砸一空,让重筑工事。聪明的英国人并不知道,帮别人其实就是帮自己,正是他们的自私,令这个日不落帝国慢慢走到了尽头。

    将士原来以为,英军老大亚历山大这个撤退高手(亚历山大将军在1940年就组织了闻名世界的敦刻尔克人大撤退)的提前撤退,导致中美英缅会战计划都成了一纸空文,才令缅甸迅速沦陷。气得大骂:“狗娘养的英国佬,人高马大,没放几枪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

    其实不然,虽然派往缅甸的英军不是主力部队,可都装备精良,更有打过欧洲大仗的老大带着呢!他们提前逃跑的真正的原因是:不愿打。

    中c美c缅军当然不知道,丘吉尔早已对在缅英军下达了撤退命令:“与其将缅甸留给美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