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乔治上校和叶卡婕琳娜的战场(第13/15页)  我的东海我的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处靠拢,我们得去阻止敌军的坦克。

    在轰炸机的轰炸下,敌军的四个碉堡,被炸“哑巴”了。

    士兵,正沿着敌军的碉堡,分散攻击前进。

    也有人,踩中地雷而倒下,

    3c4连长,很快来到我身边。

    报告上校,我们3连,现在进攻很顺利,为什么要撤出战斗?

    一个身高180以上的连长,很不理解。

    啊,你没看时间吗?敌军的剩余坦克,要向海滩进军了!如果,他们冲过来,我们会变成活靶子的,不是吗?

    我耐心解释。

    我不去!现在正打得过瘾哪!

    连长,很不情愿。

    那么,你愿意我们被坦克屠杀吗?

    我的脸色有点铁青起来。

    反正我不管,你派其他连去吧!

    厉害,战场抗命。

    “将军,你的个子高出我一头,但是你不听我指挥的话,我就马上消除这个差别”

    我非常迅速拔出手枪,顶住他的背。

    好吧,上校,我服从!

    不情愿的嘟囔了一句。

    牺牲了10多个踩雷的兄弟后,我们终于绕到战场的西南角。

    上校,现在怎么办?

    离敌军坦克出发的时间,只有10分钟了。

    嗯,我们的士兵,火箭筒使用还不熟练,看来,必须增加点助手了!坦克锥,是不可能了!

    我也很焦急,由于无人机的轰炸,有偏差,现在,敌军还有19辆45吨坦克,加上,埃尔温少将,这个“沙滩之狐”,集中机枪射击的干扰,耗光了我军轰炸机的宝贵炸弹,现在,我们只能靠火箭筒了。

    啊,上校,请问,什么是坦克锥?

    4连长听到新名词了,他问。

    嗯,其实反坦克锥就是用混泥土浇筑而成的三棱锥,它被布置于作战区,形似金字塔,约半米高。这种反坦克锥其实构造非常的简单,成本也是极其低廉,也正因为如此,在二战时期它被大面积的用于地面防御,这种东西跟武器装备不一样,发动点当地平民就能修它个几百上千座,技术含量极低,但作为进攻方,想要拔除它却要费很大的力,耽误部队的行进时间,所以反坦克锥对于坦克部队来说,虽称不上是噩梦,但也足够恶心一阵子的了。

    反坦克锥和金字塔一样,有三个平面,当坦克想要通过爬坡的方法来翻越反坦克堆时,会因为两个履带都在三角锥上而没有着力点被卡在上面,就像是被千斤顶给顶起一般,就算是坦克能找到着力点加速,也是不可能摆脱反坦克锥的支撑的,因为在坦克的带动下反坦克锥每滚动一次就会把一个棱角翻上来,那么坦克终究还是会被卡住,不爆破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反坦克锥密集的地方,坦克是根本无法横行的,二战时德国是最多使用反坦克锥的国家,德国人将其称之为“龙牙”,寓意为牢不可破的防线。

    反坦克锥之所以能够成为二战时的重要武器,也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多以地面装甲部队开展战争,国与国之间打的是高消耗战,反坦克锥虽不能直接对坦克造成杀伤,却能给敌人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相比较其它反坦克武器来说,它更实用。不过在现代化的战争中,这种武器显然已经有些过时了,因为现在讲究的是精确打击,二战中那种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不再容易看到,所以反坦克锥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了。

    现在怎么办?

    3连长也着急起来。

    传令,3连c4连,以排为单位,在我指导下,立即挖掘六道,环形戈兰壕!

    突然想起来,还有一种办法,对付坦克。

    戈兰壕是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