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林氏寻得一处破庙,只因她家中实在有些复杂,言语中多有凝滞,没能带于荣华回自己家里,每日照顾她之后,都得赶回家去干活。
休息了几天,于荣华感觉身子好了许多,便时常下床走动,恢复起来也快些,也就是这么几天,她从一个给她送饭来的小丫头嘴里,知道了妇人在家中的情况。
原来林氏是于家老大于江的媳妇。
两夫妻都是老实巴交的人,这些年来,因为没有生养,没少受于家老太太欺负。
等到小儿媳小赵氏进了门,那老太太越发张狂,一个劲儿磋磨老大家的,就没给过林氏好脸。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小丫头从长辈嘴里听来的,先不说真实性有多少,便是这些日子以来看林氏那模样,也可以看出日子并不太好过。
而让于荣华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在破庙休养的这几天,于家已经因为她而闹得不可开交。
于家堂屋里的叫骂声不绝于耳,路过的村民都无奈摇头,却没有一人上前劝止。
类似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发生的太频繁了!
“哎呦不得了了!捡了个不明不白的小丫头片子就想往家里带啊?有你祸害我老于家都够倒霉了,竟然还敢给我从外面带回来!有种就给我生一个出来啊!”
于家堂屋内,乌泱泱地挤满了人,林氏正跪在赵氏身前,默默垂着头不吭声。
一见林氏这副样子,赵氏就来气,又伸手在林氏手臂上狠狠地拧,见她瑟缩了一下,却拧得越发起劲。
“我打死你个不下蛋的老母鸡!成天只知道把家里的东西给我祸害了!现在居然还想着搞个外人来祸害!”
说完,又是狠狠地拧着林氏的耳朵打转。
站在一旁的年轻妇人得意地勾起嘴角,搂着怀里的还没满周岁儿子,一副担忧的模样劝着,却偏生火上浇油。
赵氏打了好一会儿,着实累得不行,偏又舍不下这个脸来,恨恨朝林氏啐了口唾沫,才走到那年轻妇人身边坐下。
那妇人是于家幺儿于海的媳妇儿小赵氏,是村里有名的媒婆,一张利嘴能说会道,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不过赵氏显然是个吃软怕硬的,偏生对这个小儿媳颇为宽容。
小赵氏是赵氏的娘家侄女,是她自小看着长大的,虽说不算勤快,好歹知根知底,入门两年就给她生了个大孙子。
自从小赵氏有孕,赵氏打量着林氏的眼光,就越发的不顺了,怎么瞧着都令她生厌。
这会儿倒好,家里本来就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林氏自己不给她老于家传递香火,竟然妄想从外头捡个赔钱货回来祸害他们家?
这个赵氏可忍不了!
赵氏越想就越来气,觉着歇够了,让小赵氏把孩子抱屋里去,便又开始骂起来,什么难听话都往外说。
第二天,趁着林氏外出,赵氏去田间给男人们送了饭,转身就朝着村里的破庙而去。
她今天可得去看个究竟,若是林氏那贱蹄子敢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给外人,非揭了她的皮不可!
带着满腔怒火,赵氏来到破庙门前,见邻居家的王二丫头正端着一碗香喷喷的饭食往庙里走,赶紧追了上去。
她可没忘了今天来这儿的目的。
王二丫把鸡汤端给于荣华吃后,就开始给她梳头,一边给她讲些村里的趣事儿。
而于荣华为了了解一下林氏家中的情况,时不时夹两块肉给王二丫吃,逗她多说说有关林氏的事情。
王二丫吃了肉,高兴的没边儿,便一通竹筒倒豆子,都给说了个干净。
原来,于荣华醒来后吃的第一碗鸡肉,就是林氏偷偷从山上猎来的,个头有点小,才留着那些鸡杂炖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