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 你们头疼吧(第2/7页)  诗酒趁年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圆来请示,于何处摆饭。

    颜神佑便问颜渊之夫妇的意见,颜渊之道:“就在旁边厅里罢,咱们一家人吃个便饭。”

    于是一同用餐,颜神佑随行的车队十分壮观,二十多辆大车,内里也装了不少果蔬。自取了些新鲜的,阿竹等侍女自己动手,借了驿站的厨灶,做出一餐美味来。

    席间并不饮酒,却也有些闲谈。颜神佑便说带了三百部曲入京:“因是孤身一人,阿爹阿娘并不放心,多派了些人,也不知道要如何安置了。”

    颜渊之道:“先时你阿爹来信,家里已知晓,且将他们安置在城郊三十里那处庄子里,你要用到他们,快马须臾便至,也是极方便的。你的侍女便随你一处住,还住你原来的屋子。”

    颜神佑道:“那敢情好,只是我要留十几二十个人随行护卫,让他们轮班的。”颜渊之都答应了下来,说是家里已经考虑到了。

    几人一处说些家常,颜渊之问的,多半是颜肃之那里是不是真的省心之类。颜神佑只说:“就是缺人,也缺干活的人,也缺些有能耐的人。”

    颜渊之苦笑道:“这却有些难了,肯吃苦的人却是少的。”又恨恨大骂水家坑爹,种种之不好。

    郁氏问着姜氏等的生活情况,颜神佑也一一答了,又说除了夏天热点,其实也还好。郁氏心说,你特么车都用马拉了,还说很好,哄谁呢?

    总的来说,谈话还是十分愉快的。

    次日一早,梳洗毕,队伍浩浩荡荡地往城里进发了。

    ————————————————————————————————

    颜神佑等人起得早,动身也早,到城门口的时候,正赶上四里八乡早起赶生活的人往京城里走。京城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人口既多,各种消耗便多。东c西两市,不提珍玩一类,便是日用生活品,每天不知道卖出多少。生鲜类更是要城外日日不断了供应,这些是送货的人,是最早进城的。

    冬天日短,天刚蒙蒙亮,钟楼的大钟响起的时候,城门慢慢地打开,水门也慢慢升闸。送货的人早已排好了队,有各种车辆,也有肩挑手提的,水门那里有小舟。已十分热闹了。

    颜家车辆并不与这些货车一路,另走正门。在守卫拦下之前,颜渊之打马上前,出示了他的证件,证明这后面车辆虽多c货物也不少,却不是寻常做买卖的。守卫得了两串钱之后,露出一个会意的微笑,挥手放手了。

    其实时之规定,商人自然是要缴税的。但是做官人家却是不用的,是以常有许多做官的人,无论是赴任又或者是卸任归来,总好带许多特产,反正不用收税嘛。来往就有暴利——国家收税颇重,官员用纳税,这里面的差价是相当厉害的。

    颜渊之也不与他分辩,只管带着侄女儿进城。

    郁氏是乘了牛车来了,早起必要颜神佑跟她一起坐牛车,不许颜神佑再乘马车了。拉着颜神佑的手,好似颜神佑受了许多的委屈一般。颜神佑拗不过她,跟着她共乘一车。车上,郁氏待颜神佑是相当慈爱的,又悄悄说了颜希真定亲,下一个就轮到颜神佑之类的话。

    颜神佑也作羞涩状,低头带衣带,小声道:“还要看长辈们的安排呢。”

    郁氏道:“你放心,就算有个准信儿了,也还要你爹娘点头呢。你若是不乐意,说与我,我代你周旋。”四房蒙二房人情不少,自然是要出些力的。尤其颜家如今整体环境相当之和谐,也没什么你死我活的争斗,凡事都还是好商量的。

    颜神佑也细声细气地道:“谢婶子关心。”完全没有了在归义时下令砍掉一千多人头的模样儿。

    进了城,车行便快了,京城的街道还是宽敞平整的,此时正是有官职的人上朝的时候,其他人将将起来。大家多半将那钟楼的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