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这是我熟悉的套路(第1/3页)  43岁从重庆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是我熟悉的套路

    早上8:10,我刚到公司,小吴就带我到一张办公桌前,说这是你的工位。我明白这是我上班的办公桌,桌上有一台未连接的电脑,一个胖胖的女人给我送来一个作业本和一支笔。说每天要做作业,看到我一脸懵逼,小吴做起了解释,我说看一下你的作业,正在看她们做的作业,一个瘦小精干的女人说,快走,朱总就都下去了,于是大家都出门下来到办公室下面的一个坝子上。所有员工很快整齐地站成了两排,里面有90后、80后、70后、60后,我也站在队伍里,感觉公司员工很自觉。朱总像指挥员一样喊着口号,虽然听着没气势,但音调还是不低。

    向右看--zy(公司名);向前看--团队;大家好--好,zy好,大家好。朱总和员工交替的声音,让我感觉这个退伍军人建立的商业集团还是很亲切。我当然不会,不过很快记住了。

    解散后,接着是开晨会,我刚加入,朱总叫我坐他对面,晨会和医院早会差不多,各部门主管汇报前一天工作内容和当天工作计划,朱总做指示。项目正在筹集,工程、审批、人员招聘、营销各种工作很多。给我布置的工作是尽快做一份医务室医疗器材采购清单,因为要去给30个老人送餐,要做一些健康检查,时间紧,急需抓紧办理。

    我刚到公司,连医院都没见过,所以想去看一看,他很快同意并亲自带我到了医院工程现场,因为是酒店改过来的,很多圆形的门,都是互通的,我看了看,并不太适合医务室,提出了我的建议。他听了几句,好像也没什么兴趣,说看图纸吧,就先回去了。我到工程部拿着图纸去找他商量,他说一个最大的房间要做个健康管理中心,我看这样的话,剩下也没多大空间,就说可以把这个中心放在二楼。讨论了没两分钟,便叫我去找工程部小朱。小朱说他要调集团,叫和跑跑沟通,跑跑今天休息。我只有把这个工作放下,去做采购清单。

    邻座的小吴很关照我,帮着连接打印机,注册钉钉,教我钉钉的使用。很温柔贴心的女孩,谁娶她真是很有福气。

    我简单做了一个清单,但是不了解价格和型号,于是我决定下午亲自找个医疗器材公司看看。给朱总汇报后,他说把公里数记下,给出车补助。与我同去的小杨也是个转业军人的妻子,地道的重庆人,口头禅是“对头”。她去办餐饮许可证。

    中午去吃公司第一顿饭,吃的还好吧,但环境差,在一个放有四张床的宿舍里,有二十几个人围坐在两张桌子两边,有的坐床上,有的坐凳子上,有的站着吃。认识了老表,小妹,厨师等很多人。老表和煮饭的一个瘦小阿姨开着半荤的玩笑,因为是泸州口音说的很快,我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听到他们都在哈哈大笑。

    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员工大部分都在办公室吹牛、打盹。天气炎热难耐,室外温度超过40度。项目部有三个办公室,一个连通的室内大厅,进门就到大厅。目测不到100平,最醒目的是两条红色横幅和一个公司“工作6步法”标牌,四周摆了很多绿植,一条红色的横幅上写着:能力是逼出来的,成功是熬出来的。一条写着:快马加鞭,全力以赴。中间六张办公桌拼在一起,桌子上摆着7台电脑还有一些凌乱的办公用品。桌子斜对的两头有两个立式风扇,吃力地工作着,但在40度的室温中,显得很无奈,大厅没有空调,热的很多员工汗流浃背,不停地搽着汗。三个办公室装有空调。朱总的办公室较为讲究,一台立式空调,制冷效果很好很舒服。房间一侧做了很多隔板,放有许多公司开发的保健品。办公桌上放一个金色的财神雕塑。中间的办公室是个接待室,房间正中对门摆着一个65寸长虹液晶电视,循环播放公司宣传片,中间摆着项目沙盘模型。房间两侧做了很多隔板,里面摆了公司开发的洗发水、牙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