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婆婆偶遇(第1/2页)  43岁从重庆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刻我坐在30楼的飘窗,看长江大桥上车来车往。好久没有这样轻松了,高高的视野让我没有任何压力。这几天我和上班族一样,天一亮就起床上班,买点早餐边走边吃,常常为了挤轻轨把早餐丢掉,来回都算好了时间,耽误不得。每天坐着轻轨穿越两江,体验着上班族挤赶的生活。忙碌让我觉得充实而快乐!

    新单位是个社区门诊,上班后我基本钻进医学的海洋里,这些知识熟悉又陌生,掌握,对比,总结,我深知,距离专家还有一段距离,但我有目标,有基础,有精力。前景看涨。

    陈总来自成都,非常豁达的一个人。他常没事的时候到我办公室吹牛。我们一起讨论社区门诊的发展方向及策略。刘医生是个全科医生,纵横重庆民营医疗界,经验丰富老道。这两人和我交流最多。

    入职第二天,就进行了新员工培训,又恰逢六位员工转正答辩。我本来只是学习的,陈总可能想了解一下我,员工答辩完,临时叫我上去谈谈对新单位的看法。我没有准备,但认真听了培训,很快便理清了思路。我谈了四点,一是新单位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员工内部很温暖,病人来了很温暖。二是微型医院,麻雀随小,五脏俱全,做的小,做的精。三是居民身边的预防保健机构,预防接种,儿童保健,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四是健康宣教中心。基本是重复培训内容,部分做了延伸。说完我又总结了一下。虽然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条理清晰,看的出王总很满意,因为他总结时说,郭老师说的就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接诊一星期,病人不是很多。我也不忙,都是很认真的看了,能吃药的,都不建议输液打针。即便如此,我仍感觉,重庆人防御心很重,免费看诊可以,一说到检查化验,开药,就直接拒绝。其实有些病人查查血还是有必要的。

    昨夜下班到租住小区的电梯口时已是晚上九点半。微信响起,看到一个久未聊天的朋友向我打招呼,我开玩笑说,想我了,她说常规问候一下。便和她聊了起来,电梯来了,我就进去了。我在微信里鼓励她常问候我一下,坚持下去。常常交流,就会常来常往。久不往来,即便有话也不愿说了,只会越走越远。

    聊完正准备出电梯时,看到电梯已从25楼下降,我赶紧按了一下24楼。我租住在30楼,只顾编发信息,肯定忘记按了。

    电梯在24楼停了,我走出去时,楼道里只有一个看似八十高龄的婆婆,她佝偻着背,脚步蹒姗,边扶着墙壁往前走,边说,火柴也找不到了,人老了,看也看不见,没用了。音调凄凉。想过去帮她找找,但不知什么状况,人生地不熟,又是夜晚楼道里没有其他人,光线昏暗,还是有点发怵,便按了电梯。但听到她不停地说,于心不忍,便走过去问她,婆婆你的火柴掉哪里了,要火柴做什么?老人家耳朵很好使,听到我问她,瞬间笑了起来,她张嘴说话时,我看到她左边的牙齿缺失,右边的还在,形成一个很大的窟窿。她说火柴不知掉哪里了,她要做饭吃。我看她手里有个空火柴盒子,估计是火柴掉出去了。便在周围找了找,楼道里什么也没有。忽然想到我家里有,正好看到电梯来了,便对她说,婆婆你就在这里等我,很快就给你送来。说完跑进电梯。我回到家找到火柴赶紧给她送了下去。婆婆就在电梯口等我,连声对我说谢谢,还说要不了那么多,我说您拿去用吧,我还有。把她扶到家门口我就回家了。

    休息时我突然觉得这事好像是缘分,便跟朋友谈起此事,朋友说听着想是讲故事。电梯偶然停在24楼,有一个婆婆找火柴做饭,正好你有火柴。

    我说事情是真的,火柴是我下班路过工贸地铁口时,一个发传单的中年妇女发的,她给我两盒火柴,另外一个中年妇女找她要,发传单的说,火柴不发女的,我拿在手里看了看,上面印着治疗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