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施粥?(第1/2页)  娘子是潘金莲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阳谷县已是傍晚,大雨忽然停了,可天空仍旧没有放晴,乌云盘踞。

    武植先去城北棚户区视察了一圈,阳谷县各地灾民还在陆续往棚户区转移,棚户建在山林之中,以茅草树叶为完话,下面吏员们面露喜色,彻底打起了精神。

    众人告谢后,武植才进入正题。

    “今晚召大家来开会,主要是为了一件事。”

    众人正襟危坐,安静听着武植说话,后面拐角的扈三娘也竖起了耳朵,她有些担心武植是说取消免费施粥的事。

    武植看了看众人,继续道:“这件事是我们阳谷县的心头病,若不治好,阳谷县纵然有美食街,也难以彻底脱贫。”

    下面众人早已经适应了武植一些“自创”词汇,比“脱贫”“发展”和“经济”。

    “大人可是指被堵的官道?”谢轩问道。

    在武植说上面那句话的时候,下面很多人都猜到了被堵的官道,那是阳谷县

    发展的桎梏。

    “对啊!”李达拍了拍大腿道:“现在灾民全都集中在城北,咱们可以顺势征调灾民们去疏通官道,十万灾民只要调度合理,半月就能将被堵官道疏通!”

    李达说完,众人眼睛亮了亮,此时他们很多人才明白武植当初为什么要县衙提前在城北扎棚户,原来是为了这个!

    “可是李都头有没有想过,那十万灾民中,除去老弱妇孺,真正的壮劳力又能有多少人?再去掉体弱多病的,只怕一半都不到。”立刻有吏员发言反驳李达,道:“靠那些劳动力,一个月都没办法疏通官道。”

    “是啊!”又有吏员道:“这雨季最多十天半个月,等雨季过去了,灾民还要回田上准备秋种,不可能一直留在官道上干活。”

    又有人道:“堵官道的是山土滑坡,若不修则已,一旦开工就绝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个李都头难道不知道?”

    县政也如朝堂一样,有人提议,就有反对派。

    李达坚持道:“如今虽已经泄洪,可洪水吞没灾区需要时间,还有很多灾民还在源源不断往阳谷县转移,过几天劳动力没有十万也有八九万,若是加上体壮的妇人,凑够十万民工根本不是问题。”

    他也是算准了武植心思,费周折在城北扎棚户,肯定是要解决官道被堵问题。

    虽然知道其中漏洞很多,但李达最了解武植,知道他经常有奇招,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几乎对武植盲目崇拜,所以此时才会如此坚持。

    那个吏员又反驳李达道:“即便如此,疏通官道可是个体力活,若是组织灾民去干活,光给喝粥肯定不行,这其中粮食支出要远超寻常赈灾粮几倍,上哪去找这么多粮食?”

    此言一出,谢轩立刻开口道:“这个不是问题,今年青州给我们阳谷县拨的粮款是去年两倍。”

    说着,谢轩对武植颔首道:“今日下午到的,正等大人查验盖章。”

    “嗯。”

    武植也点点头。

    “总之,疏通官道虽然对阳谷县意义重大,可不能轻举妄动,一旦做不好就会浪费民力物力,阳谷县前任知县们何尝不想疏通官道,可这件事一直拖延到现在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名反对的吏员平时为人也保守谨慎,此时对武植苦口婆心劝道:“还望大人大局为重,眼下泄洪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安抚灾民,切莫再出民变,疏通官道不急于这一时。”

    又有吏员道:“是啊,咱们阳谷县财政日渐丰厚,何不等到冬日再集中财力征调民夫一举疏通官道?”

    李达闻言,皱眉道:“可到了冬日朝廷另有征调,我们到时候人力更不足!”

    冬天老百姓地里没农活,所以每个冬天是徭役期,这个时候农民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