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家史朦胧5这个地主(第2/3页)  知非省见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刘文辉官阶一路上升就是必须的了。

    1920年,刘文辉开始单干,在川军中自立门户,攻占今天的宜宾即叙府,任川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总揽一方,军政财一起抓。有了说话腰杆都硬邦邦的军队,那管理一方不就容易得多嘛,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亲兄弟、五哥刘文彩。刘文彩也是有官的,船捐局局长、四川烟酒公卖第20分局局长。他这个官,也是很被他发挥到极致的,虽没有马识途《让子弹飞》里主人公“马牧之”所在地鹅城那样把税收收到2010年,而刘文彩在任上,从1932年开始,以“预征田赋”名义,却是实实在在直接收到了1957年了的。至于税种,刘文彩极尽脑花大开脑洞,民谣说“自古未闻屎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

    刘文彩所收之钱财,飞黄腾达,怎能锦衣夜行呢,于是大修公馆,还帮弟弟刘文辉修公馆。1926年刘氏兄弟分家,刘文辉未得家产。五哥刘文彩因刘文辉发迹,于是就主动出钱出力帮弟弟刘文辉修建了公馆,赠送给他。刘文辉公馆,那比刘文彩公馆更中西合璧,步入其间,一个词“大气”,一句话“非常大气”,到今天我们还有很多人没有接触过网球,但1942年竣工的刘文辉公馆就已经有专门的网球场了。

    后来,刘文辉、刘湘两叔侄打仗,史称“二刘大战”,刘文辉让出四川退守西康,刘湘成为“四川王”。对于二刘的区别,刘湘的不下王瓒绪说过“你以为刘湘又是好东西?他和刘文辉都是一根上日出来的”。话燥理端,说的是都有军阀的本性,一路货色。

    刘湘一代枭雄,深层含蓄,持身谨严,与人虚与委蛇,不即不离,人称“巴壁虎”。他军阀一生,但在日本国贼面前,还是大义凛然,请缨抗战。他说“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他1938年积劳成疾,病逝汉口。政府追授他为陆军一级上将,并为之举行国葬,葬在蓉城。

    刘文彩发财,一靠五哥,二靠自己,三靠家头的“风水墩”。

    刘文彩娶了五房姨太太,其中第五房叫王玉清,生于1911年,是大邑县蔡场乡人,1937年25岁的他嫁给50岁的刘文彩,直到1949年刘文彩去世,她的夫妻生活12年,但之后却黯然居住了后半生,当制鞋工人,吃五保待遇,直到2003年离开这个世界。这个“风水墩”位于院子最后,经堂旁边,在小天井院子里,进门,左侧是间摆放祭祀用品的屋子,右侧是五姨太王玉清沐浴间,正对门的是风水墩,一块滚圆状大石头,漏出地平面一小部分。估计在刘文彩看来,风水墩漏一小部分,那么还有埋在地下的很多财可以发,最心爱的女人王玉清沐浴更衣守护风水墩,也是代表家人对它的最大的“尊重”。

    那个年代,给地主家干活,也要地主看得上。看得上的,也要分很多种,常年干活的,叫长工;大春、小春才去的,叫季工;农忙被叫的,叫月工;临时搭把手的,叫日工;服侍老爷小姐的,叫佣人……端了地主家的碗,就得给人卖命地干,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地主家的饭也不是好吃的。

    在安仁镇仿古街,现在都还有家馆子,打出的招牌是“刘管家”,意思是刘文彩的管家。现在的店主是“刘管家”的儿子,真假不好考证,但店主是如此陈述的:他父亲是刘文彩的生活管家,于是就做得一手好菜,刘文彩垮了,但管家受益没丢,于是就传承了下来。

    和地主那个同时代的,还有个“袍哥“。“袍哥人家,从不拉稀摆带”,至今都还是酒场行令言子。

    “袍哥”又称哥老会,是民国时期除青帮、红帮、白莲外的第四大黑社会组织,其字面意思是天下兄弟本一家,你没有袍子川,我把我身上的脱给你。“袍哥”组织分十一牌,五牌以上是掌权的,其中一排城“总舵把子”,又叫龙头大爷,各分社、支社社长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