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佛云寺(第1/2页)  与你相遇以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云殿市的边界处,万顷苍翠,绿树成荫。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通往森林的深处,而那条路的尽头,坐落着一座古寺,“佛云寺”。佛云寺处在山极陵山的顶端,且它的坐落方向比较奇特,它是坐南朝北。而一般的庙门是坐北朝南。由此登临极陵山绝顶北望,与通常山巅之上的南望方向恰好相反,“倒看山”的说法由此而来。

    处在山顶的佛云寺,吸收了天地的精华,云山雾绕,仙气飘飘。日出时分之际,那一道道光从佛云寺的后方照射过来,像佛光普照一样,散发着金光。乃至佛云寺被后人称作佛门圣地,受到佛祖的庇佑。因此,众多游客、香客到这里烧香拜佛,亦或是观光旅游。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前大院正中摆放着一个大宝鼎,刻有佛云寺寺名。其北则摆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炉。殿前各有旗杆一对,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殿内佛像前张挂着许多经幡、欢门及各种法器使大雄宝殿更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慑服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走近寺内,虔诚的香客多半进庙必拜,但这里并没有弥漫香火的气息,反而有一种“集大成者”的清净安宁。参天古树,树与古寺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清晨古寺,一众佛门弟子,在大殿内禅经讼佛。一些香客手捧佛经,自愿加入了念经。在如此的环境下,倒真有一种一入佛门清净之地,六根清净的感觉。

    走出大殿,南边一条青砖小道,小道旁槐树、松柏笼罩形成的绿荫,给小道增添了一丝凉意,香客经过,倍觉凉爽。小路的尽头通往另一庭院,良缘庭。

    良缘庭的由来,起源于庭院中的那颗姻缘树。姻缘树由个体较大的木棉和龙眼组成的,二者分属木棉科和无患子科,并无亲缘关系,但相互依偎,情意绵绵。实质上这是一种简单的植物生理现象,由于二者机缘合凑巧,长得太近,当风吹树摇时,难免互相挤压,受伤后长出愈伤组织。因经常摩擦,愈伤组织异常发达。现二者仅有物理接触,并未真正连理。

    只因相传古时候,有一名叫涟漪的女子,与他家相邻的一户人家中,有一名叫孟清池的男子。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因父母交情颇深,便为俩人订下了娃娃亲,待他们成年之际,就让俩孩子成亲。光阴飞逝,二人都快成年之际,孟清池父母去涟漪家提亲,双方父母选定一个黄道吉日,为他们二人筹办婚礼。然而成亲前一日,边境爆发战争,举国各地征兵。孟清池在砍柴回来的路上,被官兵抓去当兵。涟漪得知伤心的晕过去。春去秋来,在家中的涟漪盼望着孟清池的归来,每天往院子里的那颗树上系红布条。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寒来暑往,家中的父母都觉得孟清池不会回来了,叫她不用等了。她不信,她始终相信他会回来的,回来与她成亲。她对着大树诉说心事,希望他能早点回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六年。也许她的虔诚感动了这棵树,它听到了她的愿望。在又一清晨之际,她爬上树,往树枝上系着红布条。远远走过来一个人影有点熟悉,那人朝涟漪走过来,走近又走近。那人便是她朝思暮想的孟清池,她飞快的下了树,激动的热泪盈眶,朝孟清池飞奔过去,一把抱住。

    六年的分离终于让两个有情人重逢,俩人补办了之前那段被耽搁的婚事。涟漪一袭红装,嫁给了孟清池。有情人终成眷属。

    因此后人便称这棵树为姻缘树。凡有求姻缘者,取红布条系于此树树枝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