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汉中激辩(第1/2页)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当蒲津关激战之时,西南方向的汉中也终于迎来了魏军。

    汉中,原是蜀汉北伐曹魏的前线,也是蜀中的门户和咽喉,有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c邓,西控秦c陇之誉。昔日汉高祖刘邦出汉中而夺取天下,昭烈帝刘备与曹操汉中相争,取得生平对曹魏首次大胜,便随后进位汉中王。汉中四周被山脉覆盖,进可攻退可守,一度被作为蜀汉头号重镇经营,魏延c诸葛亮都在汉中周边险要处修筑了很多城池和据点,使得汉中固若金汤。但随着蜀汉占据关中和洛阳,兵线前推,汉中的战略价值显得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不过作为入川的通道,并且西面还有魏国上庸郡虎视眈眈,诸葛亮仍派遣了能臣武将驻守。

    汉中都督府

    汉中代理都督兼太守吕zc将作大匠梁绪c中常侍梁虔c太中大夫尹赏c右护军偏将军刘敏c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c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官雝等人正聚在一起,倾听斥候的报告,当得知魏军上庸太守申仪两万大军水陆并进,先锋已经抵达离汉中不远的秦岭山脉,翻过山即可进入汉中平原了,众人不由大惊失色,何其快速也!

    申仪,是上庸的豪强大户,原属曹操。上庸郡位于汉中东南方,其东连襄阳,西达汉中,是连接荆州益州的战略要地。先帝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曾派刘封c孟达领兵攻占上庸,申仪与兄申耽投降蜀汉。当时,刘备的汉中c上庸c荆州连成一片,互为呼应,声势达到巅峰,便随后进位汉中王。可惜关羽兵败荆州,上庸守将孟达c申仪申耽两兄弟又投降魏国,刘封不敌败回成都,自此上庸一直被曹魏占领。后来上庸太守降将孟达欲响应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图谋叛变,却被申仪探知告知司马懿,司马懿八日疾驰千里,突袭擒斩孟达,申仪继任成为上庸太守。

    自上庸向西到汉中有两条路,陆路需翻越秦岭,水路沿着汉水逆流直上。申仪不愧是一方豪强,知道蜀军兵力不足,选择水陆并进,让其顾此失彼,可谓是老奸巨猾。

    汉中代理都督兼太守吕z急忙说道:“丞相令我们坚守外部险要,如今敌军势大,我军兵力不足,当如何布置?”

    吕z,字季阳,是诸葛亮欣赏的重臣。吕z能力出众c办事果断c追求效率,而且又体恤民情。昔日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兵,征调各郡兵员c钱粮,不少地方都不能及时如数送交,吕z召集五千兵丁进行训导监督,把这些人一个不落的交给了诸葛亮,此举让诸葛亮颇为欣赏,后让吕z转任汉中太守,负责北伐大军的粮食供应。而吕z不负所托,出色完成了诸葛亮所托付的重任,成为诸葛亮北伐的强力支持者。吕z强于民政,军事并不在行,所以诸葛亮任命其暂时代理汉中都督,并派遣了一批偏将辅佐他。

    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建议道:“我们的兵力不足以阻挡魏军,应该收缩兵力放弃秦岭山险,固守汉中周边要塞汉c乐二城,互为掎角之势,相互救援稳守汉中。”后护军典军中郎将丁咸也点头赞同。

    丁咸c官雝,二人都是诸葛亮麾下多年北伐的战将,言论一出,吕zc梁绪c梁虔c尹赏等文官都附议赞同。

    “我看不可!”刚刚还一直盯着地图沉默不言的右护军偏将军刘敏突然发话。

    刘敏,是蜀汉当朝重臣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弱冠是便与蒋琬俱知名,是荆楚一代的贤才。诸葛亮北伐,蒋琬留在朝中,刘敏便跟随诸葛亮在前线军中效力,并被任命为右护军偏将军,是汉中诸将中官职最高者。

    刘敏抬头坚定地说道:“丞相和大都督一向高明,历来守护汉中皆实兵外围,御敌于外,使敌不能入。”

    原来汉中自魏延镇守时期,便施行“错守诸围”之策,即在汉中各围戍内留重兵抵抗c御敌于汉中之外。汉中形成了以秦岭的外围为一线,以周边要塞汉城乐城为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