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一杯羹(第1/4页)  大唐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文君酒垆回家之后,李曦的情绪就有点不高。

    回到家时,武姬正在午后小憩,李曦见她睡的正香,便没有打扰她,想练练字,摸起毛笔来却又没有一点儿心情,扔下笔随手从书案上拾起一本书来,却见正是前些曰子给武姬买的那本《左太冲集》。

    记得武姬说,这是西晋时候著名的文人左思的文集,李曦只是按照她的书单给她采购,自己却是从来都不看这些东西的,当下顺手摸起来,便就着覆在案上时打开着的那一页看,想来武姬上一次就是看到这里的。

    这是一首名叫《咏史》的诗——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旁边还有一笔秀丽的小楷写着眉批——冯公乎?珥貂乎?

    李曦的历史水平虽然不高,但是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倒还不是太差,凝眉想了一会子,倒是大概弄懂了什么意思,这说的应该是因为出身有高低贵贱之分,很多有能力的人只能蹉跎一声,而有些明明没什么本事的人,却是一生富贵。

    只是弄明白这诗的大概意思之后,那几句眉批却又让他皱起了眉头。

    武姬没事儿琢磨这些干什么?

    旋即他又想起武姬那暧昧隐晦的出身来历,心想,难道她还真是什么高门大族出身的不成?这两个“乎”,是在自问呢?

    恨只恨自己对历史实在是所知有限啊,实在是想不到唐朝除了武则天那一家子人之外,还有什么高官是姓武的。

    想不到就干脆不再想,李曦叹了口气,起身离开书房,到厨房里继续蒸酒去。

    关于蒸酒,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李曦就有两套方案。

    其中一种自然就是他在裴杨府里所“表演”的那一套,主要是拿火来直接炙烤酒器,使酒液保持在一定温度内,让酒精自然蒸发出来,这种方法其实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但是它却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缺点,那就是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之下,这种办法实在是不好控制酒液的温度,而且,一次能加工的量也太少,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不过这种办法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工具极其简单而便携,不想让别人看到随时都可以藏起来,很方便李曦隐藏这个酿造新酒的秘密。所以,这种方法他也就是在裴杨氏的府上为了表演,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会用,而真正让他制造出大量高酒精度新酒的办法,却是在家里的这一套办法,那就是水蒸。

    水蒸比起火蒸,要多绕了一个弯子。它是把盛着酒液的容器安坐在一锅水之中,通过把水加热,使得酒液也跟着升温,从而达到蒸发酒精的目的。

    相比于火蒸,水蒸因为是多了水这个中间的媒介,酒液的温度反应没那么迅捷,所以反而会更容易控制温度,可以说是李曦大规模生产新酒的最佳方法。

    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方法太简单了,也太容易暴露了。

    之所以一个小小的造酒,李曦要来来回回折腾那么多曲折出来,又是自渎又是造势之类的,归根到底也正是因为蒸酒这种办法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说到底李曦这所谓的造酒,根本就是钻了时下大唐人们思维的一个死角而已,只要看一眼他这个设施,绝大部分人都能一眼就看出这里面的道道儿,所以,这造酒的办法必须绝对保密的控制在少部分绝对可信的人手中,这笔大利益才能持续的享用下去。

    所以,二叔不行,他一个商人,无论如何都是控制不住这个简单的小秘密的,因此,李曦必须想办法让更多有钱有势有人也有时间的人参与进来,不造势又怎么行?

    但是他又得防备一旦有一天别人觉得自己不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