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雪山飞狐(第1/3页)  重生之武侠宗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学评论家夏济安先生于1955年道:“武侠小说这门东西,大有可为,因为从来没有人好好写过。将来要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一定想法子写武侠小说。”夏济安先生后来尝试写《金陵侠隐》,反响一般,便即放弃,转而大发感慨:“未知武侠小说的真命天子何时出现。”

    夏济安的弟弟夏志清先生在其中国现代小说批评开创性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序言中提及这桩公案,“未知武侠小说的真命天子何时出现”这句话立时为武侠界瞩目。在沈嘉言看来,就像《海贼王》中哥尔·d·罗杰说的:“想要我的宝藏吗?如果想要的话,那就到海上去找吧,我全部放在那里。”便引得全世界的人都涌向了大海一样,夏济安先生的这句话亦引得两岸三地文学青年们,为“武侠小说的真命天子”这一称号而前赴后继的投身武侠文学这一伟大事业。

    这句话掀起好大一片武侠小说的浪潮,汹涌半个世纪而不绝。

    到后来有两代大boss称:“睡前喜欢翻几页武侠小说”,“闲暇看武侠小说放松放松”的言论传出,又有《新龙门客栈》、《卧虎藏龙》两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助力,武侠小说的热度在千禧年前后到达历史顶点。一时间,影视公司、互联网游戏公司、甚至各旅游景点纷纷对武侠ip出手,于是港台老一辈武侠作家振奋而新人倍加努力,内地亦陆续涌现陈雨亭、陈苍、段萧、风歌、苍月等优秀武侠作者。

    “武侠小说的真命天子”是否出现,夏济安先生在去世前并未说明,半个世纪过去了,评论界依旧议论纷纷。

    古龙是真命天子这一说法常常不绝于耳,但也有人表示,古龙小说奇绝险绝而殊少正气,不及梁羽生堂堂正正。又有人表示梁羽生正则正矣,坏则坏绝,泾渭分明,哪里及得上牟松庭《碧血丹心》写于谦于少保,一句“为侠客者,担国家事”来得让人拍案叫绝。亦有人表示牟松庭前期作品《sd响马传》、《红花亭豪侠传》写武尚可,写情则一塌糊涂,巅峰作品《碧血丹心》、《江湖夜雨十年灯》二者加起来不过百万言,怎比得上古龙巅峰时期佳作频出,著作等身。

    沈嘉言重生前后,虽然宝岛四剑客及牟松庭已经去世,梁羽生、张梦还封笔,但香港黄鹰、黄易、温瑞安,宝岛于东阁、陆鱼仍在笔耕不缀,孙骁《英雄志》亦是崭露头角。至于内地,写武侠小说的年轻人更是不计其数。似乎人人都在想,武侠小说好像还差点儿什么,还可以写得更好,摘取“武侠小说真命天子”的头衔,自己好像有那么些希望。

    这些武侠界旧事为评论家、武侠小说爱好者所著,在网络上到处都是,沈嘉言只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是这传奇中的一员,他想:“这世界不可能,也绝不会少了金庸的武侠”。

    沈嘉言回过神来,英语老师还在讲台一字一句地讲月考试卷的作文,同桌方雨左手撑住脑袋在认真听讲,右手中的圆珠笔不自觉就转出各种花样。

    十一月的阳光透过窗格,斜斜照在课桌上,照在书本上,也照在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

    沈嘉言偷偷摸摸伸手进桌肚,找出中午买的草稿纸,覆在桌面的试卷上,悄没声地慢慢撕去上面的硬封皮,拧开中性笔笔帽,郑重其事地在草稿纸的第一页第一行中间写下“雪山飞狐”四个字,写得极为用力,几乎要划破纸张。

    却听见一阵悦耳的“叮铃铃”声,下课铃声就在此时响起,英语老师合上教案。坐在教室后排的几个同学早就从桌肚中掏出了饭盆,身子以45度角向门口倾斜,只待英语老师“下课”声出口,便如离弦之箭一般一溜烟就往食堂奔去。

    沈嘉言看得一阵目瞪口呆,还没反应过来,就觉有两只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随即听到王倩和周宁的声音一齐响起:“吃个小炒不?”

    沈嘉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