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第1/2页)  绝地求生尼古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据刘原的讲述,在原来的时空里,列宁更希望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而俄国革命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苏波战争则成了苏俄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实践。这次实践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俄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由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转为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与周围的爱沙尼亚c拉脱维亚c芬兰c立陶宛签订了和平条约。但许多领导人竟然又在战后提出了“红色干预权理论”。幸而列宁还是比较清醒的。

    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理论,与苏波战争之前的列宁不谋而合。但是苏波战争失利使得列宁重新审视了自己原先希望在较短时间里使得全世界无产阶级一起革命的想法,反而是斯大林的“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显得实际很多。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从波兰归国后,斯大林因拒绝援助图哈切夫斯基攻打华沙,而是另行去夺取利沃夫的行为受到批评,他也因此主动辞去军职,在党内第九次会议中,托洛茨基更是公开地指责了他,但不久之后斯大林仍然负责了民族事务工作,后来又担任了总书记的职位。当然,那时党的总书记实际地位没有后来那么重要也是事实。

    这个时空的列宁因为之前早就被刘原剧透过21世纪的世界只剩下5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里面还没有红色的俄国,所以比原来更早地把心中的天平偏向了斯大林一边,哪怕去掉还被剧透了在他身后真正接替了他的就是斯大林而不是托洛茨基这个因素也一样。

    毕竟,俄共(布)党内不缺理论家,缺实际干事的人。更何况,列宁甚至还想,理论这块谁比得上刘原这个穿越者?毕竟理论得经过实践检验才有效。

    列宁又问刘原:“那你觉得该怎么做好?”刘原心里暗暗叫苦:“明知道我基本上就是个军事小白,这个问题不问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却来问我,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但是总不能就这样说出来。他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又想到了结果完全不同的建国后和两个世界第三——西南某人口大国,和南边某个国家打的那两仗,轻轻说了一句:“我觉得,还是见好就收吧,别非要灭了人家不可。”

    刘原继续说:“非要灭了对方,对方面临绝境时往往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打仗归根到底打的是综合国力,现在的苏俄,国力已经很难再支撑这样规模的战争了。不要说现在,就算是经过二十几年工业化以后,都能爆坦克海了的苏联,后来攻入柏林时还是付出了三十多万伤亡的代价。再说,任何一个国家,革命时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这个国家的无产阶级自己起来革命,我们给理论就可以,非要直接帮他们打,那肯定时机还没成熟。”

    列宁一听就明白了,刘原的后面几句话是针对托洛茨基来说的。当时托洛茨基以及他那一派的人乐观地认为对波兰的战事若是顺利的话,整个欧洲都会变成一片红色,革命之火甚至可以熊熊燃烧到其余各大洲。但是,现实却给了持这种想法的人无情的打击。

    此时,刘原正在想象自身还立足未稳的苏俄在欧亚非美各大洲全面“输出革命”的情景,觉得那可真是“画面太美不敢看”。然而,列宁此时和他想的是一样的。

    列宁心想:“这么说来,还幸亏苏波战争失利给托洛茨基一派甚至包括我本人泼了冷水,要不然,运气好打赢了的话,恐怕我们都会不满足于仅仅打赢一个波兰,会想着乘胜追击继续进攻别的国家,特别是沙俄时期曾经属于俄国的那些国家,结果到某个时期,就会把之前的胜利果实也失去。但是,要是没有这场失败的教训摆在眼前,能说服他们像刘原说的那样见好就收吗?”就连列宁都觉得心里没底。按照刘原所说,就算是真的已经失败了,还有人不死心呢。

    刘原倒也猜到了几分列宁心里想的事情,默默叹息着,知道未来会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