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立后的真相(第1/2页)  倾世皇妃之妾意不可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和别人说心上压着的事,只会让那心情越积越难受。无法化解的结果就是越积就越心生怨气。

    因为一直没能查到林星影的下落,君无情的情绪一天比一天暴躁。不过在政事上,倒是因为他把心思全投入在这上面,而越来越能被他全全掌握。下意识的,他开始按照之前在临江城与林星影商讨过的那样开始安排设置都察院。

    这都察院一设立,在大臣们的心中,就是皇权的一种变相的集中,是君无情掌握朝臣情况的一种手段。本来一开始所有人还抱着观望的态度看着,可是都察院一设立,首当其冲的就是拿这次水灾之事做文章。

    一下子拉下了多名官员,有理有据,让这些犯了罪的官员无从辩驳。而且也赏罚分明的,根据罪责轻重,逐一量刑。让与这些官员有些牵连的朝中大员们也无话可说,无法求情。

    这一番雷厉风行之下,朝中众大臣再不敢看轻君无情这位年轻的君王。不只如此,也开始认真谨慎的小心处事。对于都察院的那三位也是敬畏到不行。因为天知道他们掌握了自己什么罪证,又会在哪一天也被他们拉下马。

    这样一来,卢友亮他们三人就成了众臣拉拢的对象。三人皆未成亲,于是家中有适龄女子的都快要把这三人的宅子踏破了。

    而就在这时,朝臣们开始对君无情逼婚。说如今离国国泰民安,一场多年不遇的水灾也没能使得民心动摇。因为处置得当,百姓不但没有太大伤亡,损失也不是太过惨重,与之前几朝相比,实在是可以大肆歌功颂德。

    而紧随其后的处置贪脏枉法私自克扣赈灾钱粮的官员也是丝毫不手软,这就更让百姓们拍手称快,真心拥护。

    也正因为如此,君无情就不可以再用离国初定,朝政不稳,暂且不谈后宫之事来推拖了。

    对于立后的人选,朝臣们这一次却是似乎商量好的一般,将各自家中适婚女子上报,却又诸多自谦。无不称什么品貌不佳,或是姿质不够,再不然就是性情难谐君颜。

    最后被烦透的君无情索性把这件事情扔给了父母亲去决定。于是卢友亮之妹卢兰娴成了离国的王后。

    而卢兰娴甚至都没有参加后位甄选。不过关于这一点君无情丝毫不在乎,大臣们要他立后,父母亲也逼着,他立就是了。不过是盖上大印,其余的就恕他不奉陪了。

    卢兰娴是谁,他当然清楚,只是不讨厌而已。而把卢兰娴立为王后,一来也是对朝臣做出一种表率,表现出对卢友亮的偏爱。另一方面,也会警醒一下卢友亮不要因为成了外戚而不知轻重。

    想到朝中这诸多错综复杂的事情就心烦,再加上迟迟寻不到林星影,这加在一起的烦躁让君无情更加心中郁结。这人也就显得越发的不爱多说话了。

    终于都察院负责武职的黄少军带来了重要情报,在兀塔尔的探子回报,兀塔尔开始新建所谓圣女宫,相当可信的是这所谓圣女便有可能是林星影。

    当然这也可能是假消息,但是对于一直没有林星影消息的君无情来说,不论是真是假都要当真的来信。再加上听闻西南多个部族要联合出使兀塔尔,所以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

    无论如何,这一趟兀塔尔之行是必然成行的了。

    其实赶在夏天之前到达兀塔尔或是过了酷夏再出发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一来事情紧迫,二来君无情也等不及了。于是大队人马愣是在最不适宜行走在大漠之上的时节出发了。

    顶着毒日头行走在大漠之中,让人叫苦不迭。可是只要看看尊下那张铁青的脸,就没有一个人敢抱怨出声。因为这一路,君无情行在最前,和众人一同受暴晒,一同吃苦。连高高在上的尊下都这样做,身为臣下的众人还敢多说什么呢?

    更何况安亲王还是偕王妃一同前往,连听说体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