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3章 黄鹤楼上论天下(第1/3页)  寒剑出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凡尘逸超二子自击败冷然宫冷月楼楼主“水上飘”时雁南之后,便与志同道合的东方楚杰父女以及冷冰艳三人一起望嵩山少林进发。

    这一日,他们来到水陆交通要地武汉,进得武昌城,觅了个客栈,要了几间上等房,打理好借宿问题,而又一时闲着无事,便约定一起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去领略一下古城名楼的雄伟风姿。

    这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的黄鹤楼果然不愧是独具慧眼的三国孙权所建,当时他的“以武治国而昌”的战略眼光使黄鹤楼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军事目的的楼阁,它背倚武昌城,面临扬子江,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西南面朝长江拔地而起,如今其军事性质虽然已经逐渐衰竭而演变成为越发倍受文人墨客青睐的游览之地,但在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军事家眼里,它的存在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穿行于亭台阁榭之间,远离烽火战鼓急的背后,赏味文化沉淀的气息与氛围,会当凌楼顶之时,眼界阔然开朗,夏口三镇一览无遗尽在眼中,那感觉舒畅爽快,那心情激动澎湃,仿佛让人置身云端,展翅翱翔。

    深锁楼中燕的东方佩何曾见过如此绝佳胜景?此时不由得惊呼雀跃,激动人心。其实众人又何曾不是如此呢?

    虽说来自武当的凡尘逸超二子外出频繁,早已踏遍三山五岳神圣之地,然而心情却因人而异,随感而发,它更需要一种外在的氛围作烘托与渲染,此时邀朋同行,心情舒畅,气氛活跃,自然别有一番品味。

    而自小被洞庭楼门南宫安泰收养带大的冷冰艳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平时所面对的只有信息传递的训练和命令的传达,江山虽美,却也无心留恋观赏,生存的刻薄,容不得她有半点非分之想。现今,随着洞庭楼门的土崩瓦解不复存焉,心无所念的她正在接受心境的尘洗,而痛失亲人的打击也由于东方楚杰父女温暖的爱的怀抱而有所慰藉,放怀一切的豁达,让寂空已久的心得以自由飞翔,如今登临楼台,鸟瞰三镇,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东方楚杰心有所念,感慨良多,神情激动地沉吟道:“国破河山在,天道酬人心。权争无定数,累及僻野人。刀光与剑影,谁论弱与强?青山蓝天外,何处不江湖!”

    东方佩说道:“爹爹,这朝野天下之争,与您何干?既然醉狮不醒,物是人非,三分天下,不可挽回,天意如此,为之奈何?”

    “朝廷权贵和黎民百姓三分天下,自古皆然,无非乱世之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罢了。我们行走江湖之人,其实也面临着这种三分局势的考验:刚出来之时还处在底层,于是想闯个万儿,树立自己的名气与声望,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多少人把命给搭上了都未能如愿,而偶有成功者,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名望,每天寄生死于一线之间,提心吊胆,不得安寢,即便有一天享有声誉令人敬重,总难免为小人算计,稍有不慎,先前的所有努力便沦成泡影荡然无存!这就是江湖险,人心更险!”

    凡尘说道:“东方大侠之言可谓一语中的,贫道表示赞同。也正因此之故,家师教诲贫道不可贪慕荣华富贵,而应注重修身养性,不为外界迷惑左右思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心境决定命运。如果人人都能将这虚浮沉伦的人生道理看得透彻,世上也就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杀戮,百姓自然安居乐业,社会也会呈现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了。”

    “老子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格局对于牛耕社会的底层劳动人民来说,相对战乱纷争的动荡局面而言还是比较理想的生活风气,所以很多人还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如若顾及长远利益与发展,这种保守的思想应该是消极落后的。就我个人而言,尽管我是一个修道之人,但我不会选择生活在这样的原始社会之中,至少这样的生活气息已经不是这个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