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第1/2页)  万界客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王有龄的家乡来了一封信,告知王有龄的同窗学友何桂清现已在朝中为官,官运亨通,王有龄的父亲让王有龄速去信联络,请何桂清关照“补缺!”;王有龄不愿写信,二人由此争执。

    王有龄看透官场黑暗,为官者多谋私利,哪管百姓死活?自己决不愿意与他们为伍;情急之中,王父拿出了万民伞,这是自己作官时所辖百姓送给他的,上面写满了百姓们的姓名和对官府的期望,正因为现在世少清官,才让你去作事,反之,百姓还有何望?说到动情处,王父挣扎起身,要用家法惩治王有龄,说如你不抓住这个机会,今生今世,哪还会有出头之日?

    看着老泪纵横的父亲,王有龄连忙跪在地上,说就是答应写信去,也要银两才能办成,家徒四壁,哪里还有余钱?此时,王华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破门而入,将那张银票递到了王有龄的面前,告诉他,这些银票是自己的,愿意借给王有龄去求官!

    王有龄见状大惊,说与王华并无深交,岂能拿这笔巨款?王华表示钱为人用,只要用在当口上,就有所值!如果王有龄真能为官,大展宏图,不仅他一生从此改变,尚可造福一方百姓,与此等大事相比,这区区五百两银子,何足道哉?!

    闻听此言,王父艰难爬起,走到地上,跪拜王华,泣道:得贵人相助,王家後代从此有望矣!王华连忙扶起王父,说雪岩素来敬佩有志向、有德行、有本领的人,虽与王兄相识日短,但深见其心,自己位卑学浅,做不了什么大事,能助王兄成就大愿,足可快慰平生!

    二人走出房门,商议借贷之事,王有龄仍然犹豫,说老父亲重病在床,身为独子,岂可远行?王华表示愿意帮助王有龄照顾他父亲,正在商议之间,猛听房中一声异响,二人急忙进屋观看,只见王父已经悬梁自尽,床上,留下了那把写满字迹的万民伞。为断儿子牵挂,老人家自尽身亡!

    强忍悲情,王有龄埋葬了父亲,携带着那把万民伞,踏上北上的行船,岸边,王华和他挥手告别,相约后会有期。

    张胖子听说有人替“徐疯子”还了钱,兴冲冲地来找王华,说掌柜的闻听此讯非常高兴,这笔死帐终於有了着落,没想到王华拿出了一张新的借据给他,说他已经将这笔钱转贷给了王有龄。

    张胖子一听就傻了!擅自收款转贷是作钱庄伙计的大忌,事已至此,只好拉了王华来见掌柜的。在掌柜的面前,尽管王华摆出了条条理由,说此笔贷款终会有回报,但钱庄的规矩不能坏,掌柜的还是将王华赶出了“信和”的大门。

    王华连找了几家钱庄,想作伙计,但均因为他有前科而被拒绝,王华十分沮丧,如今作得正顺手,却因为此事断了活路,好不烦恼。

    王华当了罗斯姑娘给自己的手镯,拿着那五两银子,踏上了去上海的路途。时隔三月,王有龄一身官服回到了杭州,原来他到京城,找到了自己幼时的好友何桂清,何桂清帮助他在京城加捐了一个候补知县,分发到浙江。

    一回杭州,王有龄第一件事就去找王华,想要报答,不料,随从高升回来禀告王华已经被“信和”开除,原因就是因为私自放款,王有龄听了十分不安,立即亲自前往王华家,登门拜访,方知王华已经到上海谋生,王有龄送去柴米,说等王华回来,再当厚报。

    浙江巡抚黄宗汉接到何桂清的推荐信后心中就打鼓,不知道这位明为外放的江苏学政、实为查案钦差大臣的何桂清对自己逼死藩台椿寿一案到底持什么态度,他接见王有龄,表面拉拢,内心防范,如何安排王有龄,故意悬而不决,只看王有龄是否归顺。谁知王有龄早就作好准备,他已经听说何桂清要查黄宗汉一案,借拜访官员之际,查明了黄宗汉因为椿寿没有孝敬他四万两银子而故意刁难,使椿寿自尽身亡。

    王有龄一腔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