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我们的宇宙图象(2)(第1/3页)  时间简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然,宇宙开端的问题比这早很久就被讨论过。根据一些早先的宇宙论和犹太教/基督教/穆斯林传统,宇宙在有限的并非非常遥远的过去的某个时刻启始。对于这样的一个开端,有一种论证是感到必须有“第一推动”来解释宇宙的存在。(在宇宙中,你总可以将一个事件解释为由另一个更早的事件引起的,但是只有当宇宙存在某个开端时,才能用这种方法解释它本身的存在。)圣·奥古斯丁在他的《上帝之城》的著作中提出了另一种论证。他指出,文明在进步,我们将记住创造这些功绩或发展技术的人们。这样,人也许还有宇宙,不可能已经存在了那么长的时间。圣·奥古斯丁根据《创世纪》一书,接受公元前5000年作为宇宙创生的时刻。(有趣的是,这和最近一个冰河时代的结束,大约公元前10000年相距不远。考古学家告诉我们,文明实际上正是从那时开始的。)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大多数希腊哲学家不喜欢创生的思想,因为它带有太多的神学干涉的味道。所以他们相信,人类及其周围的世界已经并将继续永远存在。

    古人已经考虑到上述文明进步的论点,用周期性洪水或其他灾难的出现,使人类重复地回到文明的开初,来回答上面的诘难。

    1781年,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发表了里程碑般的(也是非常晦涩难懂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在这本书中,他深入地考察了关于宇宙在时间上是否有开端、在空间上是否有限的问题。他称这些问题为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也就是矛盾)。因为他感到存在同样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证明宇宙有开端的正命题,以及宇宙已经存在无限久的反命题。他对正命题的论证是:如果宇宙没有一个开端,则任何事件之前必有无限的时间。他认为这是荒谬的。他对反命题的论证是:如果宇宙有一开端,在它之前必有无限的时间,为何宇宙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开始呢?事实上,他对正命题和反命题用同样的论证来辩护。它们都是基于他隐含的假设,即不管宇宙是否存在了无限久,时间均可无限地倒溯回去。我们将会看到,在宇宙开端之前时间概念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是圣·奥古斯丁首先指出的。当他被问及:“上帝在他创造宇宙之前做什么?”奥古斯丁并没有这样回答:“他正为诘问这类问题的人准备地狱。”而是说时间是上帝创造的宇宙的一个性质,在宇宙开端之前不存在。

    当大部分人深信一个本质上静止不变的宇宙时,关于它有无开端的问题,实在是一个形而上学或神学的问题。

    按照宇宙存在无限久的理论,或者按照宇宙以它似乎已经存在了无限久的样子在某一个有限时刻起始的理论,我们可以同样好地解释所观察到的事实。但在1929年,埃德温·哈勃作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观测,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观测,远处的星系都正急速地飞离我们而去。换言之,宇宙正在膨胀。这意味着,在早先的时刻星体更加相互靠近。事实上,似乎在大约100亿至200亿年之前的某一时刻,它们刚好在同一地方,所以那时候宇宙的密度为无限大。这个发现最终将宇宙开端的问题带进了科学的王国。

    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的尺度无限小,而且无限紧密。在这种条件下,所有科学定律并因此所有预见将来的能力都崩溃了。如果在此时刻之前有过一些事件,它们将不可能影响现在发生的东西。因为它们没有任何观测的后果,所以可不理睬其存在。由于更早的时间根本没有定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说,时间在大爆炸时有一开端。必须强调的是,这个时间的开端和早先考虑的非常不同。在一个不变的宇宙中,时间的端点是必须由宇宙之外的存在物赋予的某种东西;宇宙的开端并没有物理的必然性。人们可以想像上帝在过去从字面上说的任何时刻创生了宇宙,如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