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报中销量最大的就是《东方日报》了,其创始人为马昔如和马昔珍两兄弟。
马昔如和马昔珍两兄弟为潮汕人,来香港闯荡,自然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兄弟两到香港后很快被香港的繁华迷花了眼,可是只能在香港却只能在码头做做苦力,穷鬼一个,兜里囊中羞涩,花花世界的香港不属于他们。
“哥,咱们每天扛包工资也太少了,昨天我去找阿芳泻火,钱都不够,还是看在老客户的份上打了个折。”马昔珍看着碗里的青菜豆腐,发着牢骚道。
“阿弟,我不是告诉你别去找阿芳了嘛,得病了得要不少钱才能治好,你放心,哥肯定想个办法赚大钱,给你娶亲。”马昔如不耐烦的说道。
每天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兄弟两眼都红了。一合计,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没前途,累死累活的一天才混个饱。小人物干什么才挣钱,当然是捞偏门了,于是兄弟两决定下海加入社团这种有潜力的组织。
下海之后,兄弟两不愧是混社团的料,那是干的如鱼得水。
后来来港的老乡一见他两混的真么好,那些生计艰难的果断来投奔两兄弟。
兄弟两一开始还挺开心的,啧啧,同乡为什么不去找别人,而来投奔自己,说明自己也是一号人物了,得到同乡的认可,这可是光宗耀祖啊。(咳咳,这是想多了,投奔你的大多是不法之徒,借你的虎皮混吃混喝)
随着小弟越来越多,地盘就这么大,保护费收的虽然多,但要养那么多人,有点入不敷出。兄弟两着急如焚,赶紧寻思着开辟新的财源。
世界上最暴利的三大行业是石油,军火和毒品。
马家两兄弟也知道石油赚钱,但那需要强大的实力才能从中分一杯羹的,他们来香港闯荡混社会,自然是没资本插足的。至于军火,那也太高看他们两了。
早期香港,是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毒品走私地区。吸毒、贩毒是合法的,当局倚赖所谓“洋药”税,获利甚巨,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当时的毒品,基本上是鸦片一种。
1931年,港府下令禁毒,吸毒贩毒转入地下,仍旧十分猖獗。鸦片在众毒品中,仍独占鳌头。
于是一合计,还是卖毒品适合他们目前的情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干出一片新天地。
20世纪50-70年代,香港贪污受贿严重,黑帮势力庞大,整个社会混乱不堪,兄弟两很快把业务发展的如火如荼。
那时香港有三大潮州帮海洛因大亨,分别是绰号“白粉马”的马昔如、他弟弟“金马”马昔珍,以及绰号“跛豪”的吴锡豪。而马家兄弟占其中两席,更是黑帮四大家族之一,其实力可见一斑。
香江六十年代十分黑暗,鱼龙混杂,各种冲突和流血事件几乎每天都有发生,百姓过得水深火热,港府压力巨大,不得不动手整治。
也就是在这个情况下,1968年的时候,《五亿探长雷洛》的原型,也就是那位纵横香江黑白两道的总华探长吕乐都决定‘急流勇退’。
看到港府有意整治整个香江的秩序,作为当时香江四大黑色家族之一的马家意识到了危险,马家急需给自己寻找一个保护伞来保护自己,这个时候马家想到了舆论武器—报纸。
1969年,兄弟两创办东方报业集团,旗下主要报纸即是极力亲台的中文《东方日报》,报纸除了用作洗黑钱外,又作毒品消息通传(咳咳,这么早就拍台当局马屁,看来后世出事就潜逃台湾是早有预谋)
《东方日报》是创办后,当时兄弟两自然很开心的,摇身一变,身份从一个社团大佬变成一个文化商人了。
以前出门和不认识的人谈生意,相互介绍时总是支支吾吾,毕竟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