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拜五显想到迁移 练拳术当为家乡(第1/4页)  水上游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显庙座落在中湾与金洲岭大垌中间的比塞岭的颈椎处。比塞岭的山脉从金洲岭面前由东向西波澜起伏,至猫步江涟忽变成似一匹长布一样的平坡转向南才高高地涌起象狮头一般的比塞岭。五显庙置身在这狮子一般的比塞岭的颈椎处不为别样,只为四月八大塘塞水口;当然,也是四月八大塘里居住的冼姓人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所在。华光是五焰佛的徒弟,是道家巫觋敬祀之神。三只眼的华光菩萨好动,尤其喜欢玩火。一次,华光菩萨玩火火烧玉帝的九龙墩,玉帝大怒,设斋打醮斥令他每年八月初一由天上下凡。人们在五显庙求男生男,求女生女,求经商得利,求农耕风调雨顺,求六艺均有成就。五显者,五行五气之化也。即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和中央黄帝。九月二十八日华光菩萨诞,朝拜的人不太多,但每年的春节、作社、端午、七月十四都有三牲酒肉、香烛纸钱祭拜。其他的,如结婚、三朝满月,寿诞等喜庆之事,也会去祭拜一番。至于求福,那就自由主张。

    五显庙没有烧砖烧瓦,不过泥胚砖墙、杉木皮屋顶里门楼、前厅、中间带天井、圆木柱、主殿的构架齐全,就是泥塑的华光菩萨、观世音、文昌公、九子娘和将军等,也是有模有样、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五显庙里没有和尚,不过,那只挂在前厅梁上的有耳铜钟却是相当的显眼。每逢初一、十五,不是和尚的和尚——管理庙宇的人,给菩萨上香敬茶时,总会敲几下。旺旺响的钟声,四里八乡耳朵灵的都能听得闻。

    这天是年三十,去四月八大塘得不到好心情的明禅,依然担上意思意思的酒肉和香烛,与妻子老邓、儿子还悟向着五显庙走来。路途中与瓜花嘴打了几声招呼,到了猫步江涟,老邓把还悟背到背脊过河。

    他们上了河岸,右转向五显庙。路是过冼村搭房子时才开辟的,路不甚宽,路面也凹凸,路两旁杂陈的半干枯的草木横七竖八,那尖尖的刀口似蛇吐信。明禅挑着担子左闪右避,老邓背着还悟小心翼翼。

    他们来到五显庙前时,明禅的手背划伤了一个小口子,老邓厚黑的除麻纱裤扯破一个窟窿。但,五显庙里圆圆大大的蜘蛛网剌激他们的心情却比手划伤,裤扯烂更是气人。回想往昔冼氏在四月八大塘的旺盛时代,到了年三十这日,人潮如涌,香火耀眼,炮仗连天,何等的风光、辉煌。此时此刻,一家老少三人,萧条寂寞,说不出的苍凉和迷茫。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远不止于此。他们搬来了冼村,信赖护佑他们身心健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五显庙,还在四月八大塘管辖的比塞岭。远水救不了近火,起码还有些希望,可庙宇不塞居住村落的水口,那就悬。

    明禅放下担子,用手劈开阻挡人的蜘蛛网,捣出钥匙开门锁。老邓放下还悟,进入庙堂。还悟移动他那双干柴脚,紧跟老邓。他腊黄的脸上的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依然好奇地望着庙里的神像。

    “老邓,”还悟手指主殿中间的那尊佛像问,“这个是谁?”还悟叫老邓不叫母亲或妈妈,那是村人和他与兄长们叫习惯了。而老邓对儿子们这样称呼她,不但不恼,反而觉得亲切。

    “还悟!”老邓脸青青地,“不要用手指着菩萨。唔,你说的这个是华光菩萨。”

    “啊!难怪他有三只眼。”还悟惊叹地。接着他又问,手拿柳枝净瓶的观世音、手执书简的文昌公、手抱婴儿的九子娘、手提大刀的陈将军,老邓都一一作了回答。

    “还悟。”老邓叫,“拿箩筐里的干净布给我擦抹菩萨。”

    “哦。”还悟应了也做了。

    明禅把酒肉香烛放在神像前的泥胚砖砌成的有三尺高的拜台旁边,然后转出门外扭一大把生木叶进来打扫拜台上的尘土。他动作轻轻,碰到茶杯酒杯的地方,慢慢地拎起扫干净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