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二一章 西岚山口(第1/3页)  商与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日之后,我们一行沿着赫里大河的左岸来到了连绵起伏的卡恩山地。

    绿洲在慢慢的褪去,前方的景致变得雄浑而又荒凉了起来。

    因山体的阻挡,大河在这里折了一个大弯向北方流去。

    黛米尔告诉我们,赫里河的终点处是如今萨珊王国东北边疆区域中最富庶的一块土地,它的名字叫做呼罗珊,波斯语即为“太阳升起的地方”。

    几条发源于周边大山地带的河流在那里相聚,从而形成了一块硕大的绿洲,整个波斯一半以上的的胡麦粮食都产于那儿。

    所以黛米尔建议我们走这条路,沿途的人畜的补给都不会有问题。

    翻越卡恩山前往西部的斯伯罕,路途虽然近了一半,但全是人烟稀少的荒芜牧区。

    连萨沙王国的皇帝殿下都懒得管辖,不设官府c不造户籍民册c没有驻军不收赋税c任由当地的野民自生自灭。

    从这一点上看,很像我们从梵衍那国过来后的那片无主之地。

    如此王道之术真是闻所未闻,《诗经小雅》有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国境内的所有土地臣民理当一视同仁,可这萨珊皇帝倒好,只管富庶的绿洲和城邦,视不毛之地的众生百姓为草芥。

    如此治国之法要是放在我们东土,早就引起天下群雄的纷争了。

    黛米尔解释这样的邦国治理之道,是从当年罗马国的亚历山大皇帝那儿学来的。

    而我倒觉得这种民治的思想,分明就是中土老庄经学中的无为而治。

    在物产贫瘠c地阔人稀的地方,任由芸芸众生自生自灭,也不失为一种休养生息的好办法。

    “少主先生,你为啥不走呼罗珊c赛姆南至斯伯罕的这条商道呢?途中全是绿洲,又在帝国的管辖之下,沿路都有我们火祆教的分舵分堂!我可保你们一路平安!而且来往东西方的商队历来走的都是这条商路。”

    翻过河湾处的丘山之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两条泾渭分明的马道。

    一条往西通往卡恩山脉的腹地,路面狭窄高低不平,另一条则是向北通往呼罗珊的平坦答道。

    一路走来黛米尔一直在劝说我走北上的大道,眼看就要做最后的抉择了,她仍然在做最后的努力。

    同吃同路的这段日子,我和美丽的黛米尔小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她也学着秦冲他们的叫法喊我少主,不过后面多了“先生”二字的敬称。

    “黛米尔!我就再问你一句,从这西岚山口穿越卡恩山地后多少天可以到达斯伯罕,途中有没有猎物,有没有饲草饮水!”

    眼见着争执不下,又怕辜负了黛米尔的一片好心,就跨下马来取出母亲的锦图来阅看了一番,一边问黛米尔道。

    古兰朵已经拿出了白绢卷轴,坐在河畔的一块大石上勾画这河湾地带的路线地貌了。

    青鸾大鸟也飞了起来,很快消失与卡恩山地上空的蓝天里,前去探路去了。

    而黛米尔的车夫兼卫士格兰德,更是把他们的车马转向了北去马道的路畔。

    “骑马行走十五日即可到达,路上的遍地都是蒿草灌木,山谷中也有泉水可以饮用,只是千里没有人烟,猛兽盗匪横行!我们波斯国人都很少走这条路前往东方!少主先生,我担心你们到不了斯伯罕!”

    随波斯军马走过这片腹地的格兰德替黛米尔答道,在他看来我弃正道而选危途,有点令人不可思议。

    家母的锦图中对于那片未知地域的描述是:物产地气类与昆仑牧场,途中山匪零星作恶不足为惧,防虎豺之患多于人祸,宜夜宿高处篝火不息。

    与格兰德的描述,几乎分毫不差,也更坚定了我走西岚山口这条荒途的决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